最近跟教授與博班學生聊過, 感覺資訊界學術界的問題
1. 苦幹實幹, 訓練基礎, 但沒啥理論價值的東西, 被認為沒發展空間, 不想搞
2. 非常實用又有理論價值的東西, 但難度偏高, 學術界的老師與學生太缺少實戰經驗, 做不出來
3. 若是很偏理論的東西, 只會畫畫大餅, 沒辦法建立新的學術領域, 或是只能做出很難應用的理論
當然學術界還是有做出一些很好的東西... 但普遍是眼高手低...
很多很關鍵的實務問題, 講穿解答就不值錢, 但不講之前, 就是沒人知道怎麼解
這種東西沒啥理論研究價值, 但那產品能不能做成最好, 靠的就是這個實務經驗
我很討厭那種放馬後砲的人, 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裝死, 等到有人花很多心力找出解答後,
就說這麼簡單, 大家都知道阿
一根針放在杯子裡, 與放在大海裡, 要找到的難度差太多了... 怪了, 要是這麼簡單, 每次都不是他們想到的?
譬如, 化工的朋友跟我說, 電池的理論大家都懂阿, 技術也都很成熟了, 但怎麼好與壞的, 品質就是差這麼多? 靠的就是這些大家都知道, 但怎樣也聯想不起來的know how, 沒學術價值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