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5012443.shtml
專家看法/輕忽系統測試 人力訓練不夠【聯合報╱王義川】
捷運內湖線停擺事件,凸顯相關單位輕忽自動化系統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木柵線、內湖線皆屬無人駕駛的全自動系統,配有安全設計。列車行經每個路段,都會傳輸訊號回報行控中心;當列車行駛出現狀況、軌道有掉落物,或車門未關等情況發生時,行控中心會依嚴重性決定全區段停駛或區間停駛,確保安全。若列車沒有回報,或因傳輸聯繫不良,則會被系統判定為「列車失蹤」,立即啟動區間斷電。這就造成昨天內湖線的停擺。但這個狀況應該在試車時模擬,而非通車後才發生;高鐵試車履勘階段就曾模擬過此狀況。我們捷運系統的安全性在全球評比名列前茅,也因為如此,系統偵測的敏感度非常高。
就內湖線通車以來的情況分析,未來班次愈密集,高安全敏感度系統會出現的狀況肯定愈多,系統很容易吃不消。在不降低安全性前提下,現在每輛列車派有專人,用意在「系統加人工」雙把關。
可惜這次「人力」監控功能沒有發揮,北市府或捷運公司應盡速加強專業人力訓練,當捷運出狀況時能第一時間回報、修復,而不只是會疏導乘客,甚至疏導到軌道上。
當年全台第一條捷運木柵線通車前,
官員無不謹慎以對,試車時的模擬狀況比內湖線周全;淡水線、板南線則是高運量路段,列車有人操作,也比較不會發生全自動系統會有的問題。種種因素相加,讓大家輕忽內湖線的系統測試,以為通車後會和前幾條捷運一樣順利;加上人力訓練不夠專業,無法在第一時間排解問題,才會造成全面停擺,打擊乘客對捷運的信心。(本文由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旅運管理學系主任王義川口述,記者周小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