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奶油銓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引用:
作者chaotommy
"它就像是今天如果7-11 在一瓶 沒見過的飲料上面貼上 50 元的價格. 你付了50元在桌上然後當場開瓶喝了. 然後店員刷條碼才告訴你 .... 那個飲料是 500 元一瓶. 這時7-11是無權要求您付差價450元的. "



請問 " 你付了50元在桌上然後當場開瓶喝了. 然後店員刷條碼才告訴你 .... 那個飲料是 500 元一瓶."

這時候交易還未完成 要等到發票出來才算吧


發票僅是政府為了對 交易行為抽取稅金才產生的. 與交易行為無涉. 您可以將錢留在櫃台上. 然後大方的走出7-11. 交易在你付錢出去時就成立了. 我的例子中 是否開瓶其實不是重點.

底下將法條列出 :
----------------------------------------------------------------------
民法第一五三條第一項"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民法第一五四條第二項"貨物標定賣價陳列者,視為要約。但價目表之寄送,不視為要約"
-------------------------------------------------------------------------
整起事件的困難點在於, DELL如何舉證說, 他自己列出的價格 不能代表他表示的意思? 就
像7-11貼在商品上的價格. 不就是賣家表示的意思 ? 買家付錢時, 不就代表雙方表示的意思是一樣的 ? 所以契約就成立了. 但是, 因為交易的情況太多種了. 有時很難區分到底哪些是"要約"而哪些是"要約的引誘". (前者一旦付錢就成立, 而後者不是) 所以要上法院來請法官作解釋.
舊 2009-07-06, 11:11 AM #1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奶油銓現在在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