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306
我個人是覺得~~
一家專業有規模的跨國企業不太適合利用人性"貪婪"的這一面來玩弄消費者~~
那怕我是個看好戲的鄉民 XD
|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訴訟
也只有這樣,
我們才能知道dell在過程中,是否刻意這麼做or有意輕率為之.
如果是的話,dell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目前來看,至少在商譽上是大折損的.
不過反推回來....
為什麼dell事件會引起如此大的回響?....
因為在號招之下,很多消費者因此成了事件關係人
否則,dell以個案了事,很容易
另一方面,有些極端的投機者認為民氣可用,無限擴張
最後泡泡也破了....
誰在乎dell商譽?有機可乘還是照買啦.
口誅筆伐,只是回馬槍罷了.
另外,ZDnet一開始的報導走向,也讓事件關係人對dell有所期待
因為,ZDnet也不敢得罪消費者,
連一些基本法律觀念...都不敢吭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