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musicfire
MPEG-1 Audio Layer 3,經常稱為MP3,是當今較流行的一種數位音訊編碼和有損壓縮格式,它設計用來大幅度地降低音訊資料量,而對於大多數使用者的聽覺感受來說,重放的音質與最初的不壓縮音訊相比沒有明顯的下降。它是在1991年,由位於德國埃爾朗根的研究組織Fraunhofer-Gesellschaft的一組工程師發明和標準化的。
節錄自維基百科
他說的以前應該是指MP3這種編碼格式見世以前吧,所以答案應該是1991年 
|
1991 燒錄機只能在少數大公司看見
幾年後 ( 記得是燒錄片降到 500 元 ) 才有大補商買來用 一片補帖賣一千....我承認 我前前後後買了好幾萬
又幾年後 燒錄片降到 100 元 複制音樂 CD 開始大量出現 但還只限於夜市補商 影響不大
又幾年後 燒錄機與燒錄片開始大量普級 音樂 CD 開始被個人大量流傳複制 唱片業開始受到大幅影響
此時 MP3 還不為一般多數人瞭解 此時音樂的複制還是以對拷為主 一些高手 有能力取出單曲 組成合輯
MP3 多見於少數有撥接網路 並有耐心的電腦高手
....那時拿到 MP3 格式 還很莫名其妙我的 486 放的又不是很順
又幾年 網路開始普級 這給唱片業造成致命的打擊 MP3 格式也因應網路速度 而開始被大量認知
補商也因網路開始受到打擊
時間應該是 2000 年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