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RG-pro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38
現在又跳到澳洲去了,環遊世界。

轉貼
http://huang.cc.ntu.edu.tw/pdf/CCB3404.pdf

在大學教育普及化的情形下,大學仍應有機會追求卓越。我國現代大學的任務應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方面是推動教研,創造新知識,為未來國家競爭力爭取優勢;另一方面是廣泛提供任何一位合格的中學畢業生受大學教育的機會,這兩項任務應該由不同類型的大學,以不同的比例來分擔達成,不同的大學在其特色範圍內各自追求卓越。所以我國大學教育當務之急是將各大學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分類。

公立大學的分類最成功的例子是加州高等教育在1960 年代開始推動的宏觀規劃(Master Plan),它將加州的大學分為三個系統:研究型的加州大學系統,教學型的加州州立大學(學院)系統及社區學院系統。

研究型大學接受加州前12.5%的高中畢業生,以培養未來從事研究或擔任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為主,
教學型大學則接受其次前三分之一的學生,以培養普通社會上從事各行各業如教師、商人或企業家等人士為主。
社區學院則提供人民兩年高等教育的機會,多半注重職業訓練。

各類大學因為任務不同,所需經費也有相當大的差別。研究型大學內的教授,其工作是以學術研究為主要重點,教學型大學中,教學的比重就增加很多。加州Master Plan 實施三、四十年以來,被認為是美國州立大學中最有成效的例子。它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兩項,第一,它以具體的政策將三個系統明確的分開,例如只有加州大學系統可以開博士班;其次在三個系統中,它留下足夠的彈性讓合格的社區學院的學生,相當容易的改變跑道,進入其他兩個系統,這樣明確的分類加上學生流動的保證,使得Master Plan 得以順暢執行。
舊 2009-06-10, 12:49 AM #1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RG-pr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