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ruinousdeity
這個論點必須要建立在輪框的材質跟碟盤的摩擦係數一樣
&膠塊的摩擦係數跟來令片一樣才能成立
既然你知道會熱衰,那應該也清楚不同的材質工作溫度也不一樣
還有力矩叫大制動效果就越"線性",但實際上的摩擦力還是要看接觸面大小
就切面積來說碟盤跟來令的接觸面是大於輪框&膠塊的
只是輪框在距離/旋轉角度上有較長的緩衝距離,
咬不住的東西實際上他還是咬不住,只是比較能"拖"而已
而事實上,是有廠商把碟盤的尺寸做的幾乎跟輪框一樣大,
卡鉗由內側而非外側夾住碟盤,無論就制動上的線性
或者是最大出力都遠勝於V夾..
|
所以我才說這已經是參雜了別的因素進入了...例如您所說的材質等等
很簡單的說我會歸納到出力大小這一塊部分,力臂的長短永遠是固定的V煞比碟煞大,
也不可能會有變動~同一個輪組在相同的時速下要停止,兩種系統是
1.V夾的力臂乘以V夾的施力
2.碟煞的力臂乘以碟煞夾具的施力
材質、摩擦係數甚至該煞車出力的設計等等我會歸納到後面所造成的施力這部分~
也就是這些因素會影響到此剎車的出力多少,簡單的這樣說...如果我在單一台車做
試驗只是單純的更換了V夾的剎車塊不同的材質而在相同速度下A材質較B材質所煞停
的距離較短,就很簡單歸納出A材質剎車力道較強這樣的結論之類的。
也因此推論碟煞要比V煞的剎車力強,後者的施力部分要比V夾理所當然的更強,卻
也因此理論上來說要碟煞比V煞好所要花的錢可也不少了~
平平都是1000元的V煞與碟煞,我不覺得這樣的碟煞效果會比V煞好
「是有廠商把碟盤的尺寸做的幾乎跟輪框一樣大,卡鉗由內側而非外側夾住碟盤,無論就
制動上的線性或者是最大出力都遠勝於V夾」
這句話我也認同...如果碟盤真的可以做到跟輪框一樣大的話~問題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我可沒有在市面上或是越野比賽中見過這樣的車子...這樣大的碟盤造成的問題絕對會
比您所說的「制動上的線性或者是最大出力都遠勝於V夾」這優點相比要來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