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 Member
|
專玩BMX . 偶爾拉別人時尚的腳踏車玩玩 ..... 一點心得參考 .....
1. 管它是V煞 . C煞 . U煞 . 吊煞 ..... 通通叫作夾煞
2. 腳踏車就那麼輕一台 . 根本不需要多大的煞車制動力就能鎖死前後輪
一部車在相同煞車+同規格輪胎配置下 . 單獨鎖死兩輪所需的煞車把施力 . 前輪比後輪為大
也就是說 . 後輪所需的煞車制動力小於前輪 ....
當然單獨鎖死兩輪後 . 後輪滑胎的距離比前輪長相當得多
3. 其實煞車制動力根本不是操駕重點 . 那只是機械手段 . 制動力夠用就好
重點在於煞車狀況下 . 前後輪抓地力殘餘的值比有多少
安全的煞車操作是50%比50%以上 . 越高越好 = 儘量不讓任一輪滑出去 . 保有廣大的容許調整空間 ... 慢郎中+乖孩子適用
或是1%比1% . 儘量縮短煞車距離
要玩100%比0% ~~ 0%比100%的範圍掌握清楚 .... 歡迎進入林道 + BMX + 攀岩的世界
領會善用煞車 . 不是只有減速作用 .... 它還可以加速唷 (不會用煞車跑最慢)
4. 夾煞不過是簡單的機械結構
因為它簡單 . 所以輕盈 . 所以便宜 . 所以製造門檻低
所以只要具備粗淺的機械知識就會調整 .... 有很難嘛
5. 夾煞調整最常發生在新車期 .... 新品煞車鋼絲還未確實拉緊 = 殘留拉力彈性
一月內初騎乘拉煞車 . 拉呀拉 . 鋼絲又拉長了
拉長了就去旋那顆調整螺絲 . 或鬆開鋼絲固定螺絲拉緊鋼絲 . 再鎖入
這很正常ㄚ !!
如果一台車的煞車線調整螺絲 . 從來就沒有調整過 . 那只有一種可能 ...... 煞車線斷了放給它爛 = 不用調了
6. 夾煞的煞車臂 + 煞車皮一但調整定位 . 沒事不要常常拆它
因煞車皮與輪框接觸的角度誤差 . 需要日常操駕使用煞車彌平 = 磨合期
創造煞車皮與輪框的全面積接觸 = 最大磨擦力
所以夾煞腳踏車騎士常會覺得 .... 哇 . 煞車越操越犀利 . 真是好用
這不是錯覺 . 這是科學
7. 若是覺得夾煞不夠犀利 . 先別怪這夾煞是爛東西
有時是鋼圈偏擺太嚴重 . 所以煞不住
事實上輪框也是夾煞組件之一 ..... 雖然它們不同牌 . 不同家做的
這也是夾煞功能無法再進化的問題 ..... 夾煞的設計與製造是與輪框分別開來 . 不是確切的共同設計 (搭配)
碟煞就沒這種問題 (卡鉗與碟盤匹配成一組)
我認為 . 夾煞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 可以不怕泥 . 不怕水 . 不怕熱衰竭 . 煞車皮材質完全對應輪圈
又如 ~ 碟煞卡鉗改改形狀夾輪框有啥不可以 . 這蠻創意的
可能是夾煞太便宜 . 沒有多少利潤 . 少年人接受度也不高 . 以致再進化的腳步停滯了 ... 沒人要積極開發
8. BMX裝上碟煞會如何 ??
我想會很難操駕 = 摔不完
其線性握感 . 對我來說是神經質 . 那不是我要的線性握感
煞車機構也過重
摔幾次 . 卡鉗可能裂了 + 碟盤摔歪了 + 煞車線絞斷了 ... 都有可能
玩個卡管 . 只要將前輪軸掛在管上 . 馬上就可以跟昂貴的碟煞說掰掰了
但是 . 碟煞應用在登山車類上卻相當適用
所以囉 .....
碟煞夾煞誰優誰劣 ...... 這要看騎什麼車又有什麼需要
無法獨立出來比較
簡單的說法是 ~ 煞車是掛在車上的 . 煞車是附屬於車 .... 沒有車 . 那要煞什麼 ??
先要談車 . 才能談煞車
沒有車 . 卻比較煞車 = ㄚ災 ???
參考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