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李麥科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51
引用:
作者nyko
拼命叫你節能減碳
減下來的碳卻被當商品賣錢



節能減碳是為後世子孫想為藍色地球想
可不是為碳交易想

我想你對碳交易有誤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2...%BA%A4%E6%98%9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E%9A%E4%B9%A6

碳交易的目的不是拿碳來賣錢

而是將每年大家要排放的碳排放量透過市場機制交易

因為你要大家馬上減碳,實際上很困難,也不合理

簡單的說,每個國家依照人口數、工業發展等等因素分配每年的碳排放量,某些工業國家一定不夠,就會向有多餘碳排放量的國家購買

排放多的國家,為了省下這筆錢,就會發展科技或是透過其他方式減碳,排放少的國家,也能藉由銷售碳排放量促進國家建設或是維持其低排放量的程度

理論上這當然能在逐漸減緩碳排放量與經濟建設間取得平衡,無法馬上碳排放量的國家也能漸漸轉變低碳排放量

因為碳排放量商品化,可以當成商品銷售,所以也等於是建立了一個市場,在經濟上,也等於是促進資源平均分配的一種手段(碳排放量也是一種資源)




無奈,根據以下維基的資料

引用:
由於美國及澳洲均非《京都議定書》成員國,所以只有歐盟排放權交易制及英國排放權交易制是國際性的交易所,美澳的兩個交易所只有象徵性意義。截至第3季,歐盟排放權交易制2006年的交易金額達188億美元。


所以雖然碳排放已經開放交易,卻對全球減碳問題還沒有顯著改善,問題出在哪已經很明顯了

另外要是像台灣,一個地區要是沒有加入京都協議書,等於也不受這個規範,這也是問題之一(所以理論上,台灣愛排多少就排多少

而且碳交易我想這是一種需要時間驗證的制度,不會是一種一兩年後就會有效果的制度

另外他也不是一個沒有問題的制度,建議看看第二個連結,有介紹一些問題
     
      
舊 2009-06-06, 03:20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李麥科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