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windwithme
Elite Member
 
windwithm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43
DRAM方面
DDR3 1600 CL7 7-7-20 1T,1.76V
SP2004 2 X Blend模式,3.85GB滿載穩定


DDR3 1600 CL7 7-7-20 1T
Sandra Memory Bandwidth-13227MB/s
EVEREST Memory Read-9101MB/s


790GX的DRAM頻寬比起自家的790FX來說低上不少,也許是架構不同產生的特性
另外AMD目前只有雙通道,在DDR3效能上也是處於比較劣勢的。
最後在DDR3 OC能力上很難達到DDR3 1700~1800左右的效能,更不用說要OC 1800以上穩定
個人認為這是AMD日後要推廣AM3架構上需要改進的一環。


3D效能,搭配MSI R4650-MD1G CrossFire
內建790GX的3D效能測試,小弟先前已經測過幾款790GX可供參考。

3DMARK VANTAGE


Crysis Benchmark


Need for Speed Undercover
1600X1200
Anti-Aliasing 4X


THE LAST REMNANT


雖然4650是目前ATI入門的VGA,CF狀況下再配合Phenom II X4 955的效能,在較高階的遊戲中都還能勉強勝任
與其他平台比較起來,Phenom II在3D的效能也不會落差超過10%。


BIOSTAR TA790GX A3+總結
優點
1. 使用ATX規格的790GX,同時有內建HD3300與擴充CF的能力
2. BIOS選項豐富,電壓範圍廣,超頻能力還不錯
3. 日系固態電容,POWER/Reset按鈕
4. 6個SATA,1個1394,HD3300有D-SUB/DVI/HDMI輸出

缺點
1. CrossFire受限790GX晶片,只有X8+X8頻寬
2. 790GX的DRAM頻寬較弱

效能比 ★★★★★★★★☆☆
用料比 ★★★★★★★☆☆☆
外觀比 ★★★★★★★☆☆☆
性價比 ★★★★★★★★☆☆

自從AMD Phenom架構推出後,雖然效能有比長青樹K8架構還高
也導入三/四核處理器的技術,但是主要礙於65nm製程,溫度太高無法降低與時脈超過3.2G後無法有效再提升
導致Phenom架構在這一年多來的市場反應不是太好,好處是AMD市場價位就會訂得偏低一些。

在Phenom II導入45nm製程,再把L3加大到6MB之後,效能與時脈也有更明顯的提升
網路上已經看到很多使用LN2等散熱系統將Phenom II OC 5G以上的成績
這回實際在空冷測試中也可以達到3.7G穩定,極限有4G的效能,已屬不錯
不過還是覺得AMD在良率上依然有進步的空間,未來如可以在四核心上達到4G穩定的水準會更佳。

AMD在晶片組方面目前是以高階790FX與內建顯示的790GX為主
不過使用DDR3的AM3主機板,大都是以790FX為主,還有近期推出較平價的770兩款
BIOSTAR將790GX的設計應用在AM3上,一方面是最近DDR3也開始趨於平價,一方面也可以讓AM3平台的彈性更大。
目前價位在美金125元左右,比起其他廠的AM2+ 790GX的價位是有高有低,若能拉到美金110元以下的話,相信C/P值會更佳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舊 2009-06-05, 07:51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ndwithm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