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blueera(藍紀)只是在叫囂而已啦, 真那麼厲害就直接去挑戰他口中的那些人了.
讀書是快速收集知識沒有錯, 我基本上也是這樣一路走來, 也覺得讀書很簡單.
問題是, 實際上怎麼運用? 問題要怎麼判斷? 以及我最苦惱的是要怎麼跟人合作解決.
---
有個年輕的設備員(日本機械中頂級學校讀出來的)問:
某機器的操作手冊沒有提到怎麼檢查油路/油量以及標準油壓.
洋洋灑灑的說明需要知道油壓跟機構安全, 要有上下限/警示/自動控制...etc
然後說這些都是公司規定的項目, 為什麼會沒有系統做保險?
我們一聽當場無力, 默默的叫來一個做油路的組立工人.
當著那年輕人的面前, 打開一個安全門, 扭開接頭, 開送油...
然後說: "有些東西就是需要有經驗的人去維護, 全自動就不需要你了."
日本人的上級更屌, 直接叫他過去旁邊看油壓變化表自己做紀錄學會觀察.
---
另一個故事, 公司內部某成大研究所畢業生在講窒化跟球化的不同及優點.
資深設計走過去, 在現場請他判斷, 他說需要儀器去檢查金屬結構...etc
資深的默默的拿過小鐵槌, 敲一敲, 摸一摸, 指出哪個是窒化, 哪個是球化.
然後說: "你的程度只足夠判斷圖面, 圖面寫窒化, 你就會當成這東西有窒化過."
言下之意: 如果供應商忘記球化或退火不完全, 你是分辨不出來的, 讓你負責你就死定了.
---
以上總結給blueera的觀點就是說, 你只會讀書是會死得很慘.
如果人家不幫你註明/標示跟指點而你卻不能自己活用知識累積經驗做判斷.
那你就要對別人好一點, 讓別人願意幫你.
不要成為一個只會在圖紙上說故事的人, 紙上談兵卻不能實做也沒用.
我們公司就有一個高學歷的研發被現場的人玩到開除.
很簡單, 圖紙上理論行得通不代表現場OK, 不要提醒等著爆開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