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HY-
大學本來就是出社會之前的專業訓練
如果你連這個都沒有認知
我覺得你給的這個笑臉  是給你自己的
方法我已經舉例了, 說出自己的看法, 有幾個是重點嗎?
而至少我講出來了, 閣下呢?頭到尾就是悲觀的看法,冷嘲熱諷
如果你這樣覺得快樂那請繼續加油吧
|
在歐洲,進大學是做學問的,要職業訓練與工作機會請加入工會,所以想上大學的人才會比美亞少那麼多。
要讓台灣學店變好進難出,長期方法可以學美國,那就是政府完全不補助,包括教職薪水都不補助。
這樣一來不是變成學費超級貴的學店(俗稱野雞大學),就是變成捐款用不完的知名大學。
教育部只補助國立大學,其他縣立大學如果縣政府撐不下去就收掉,補助經費當然包括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