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enzh
最大的問題是出在自從一堆大專院校改制成科大與大學後,造成高學歷在就業市場上有供過於求的狀況。
台灣本來就是以中小企業、製造業為主,應該就要像15、20年前以注重實用技能的技職體系為主,根本就不需要一堆大學生、碩士生。
至於改制專科、大學的政策,我是覺得這個政策並沒有什麼過錯,或許當時台灣有許多科技圓區的成立,才會有這方面的需求。
但是到後來,政府對於這個政策並沒有加以限制,反而放任許多學校改制專科、大學,造成大學、碩士過多,到現在的金融海嘯,想必就業市場又是一片哀鴻遍野。
目前台灣需要什麼人才,我想大概是會賺錢的人才。
|
我實在很好奇,專科改技術學院再改科大,對於原本的舊有大學到底有何衝擊?
你去翻翻看那些民國6~70年的專科升學考題,你就會發現,以前的題目還真他娘親的難!
那代表什麼?代表以前的專科學生只是被歸類為專科生,大專生,不叫大學生.
但就業市場還是一樣,大學生就是大學生.大專,專科畢業的還是大專生.
那反過來講,為何技職學校改制後,會衝擊到原有的大學生就業市場?
若傳統大學跟大專,專科,程度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level,那不論今天改制後叫做
科技大學,或宇宙超級無敵科技大學,改變不了的都是程度有差的事實阿.
況且,專科與一般大學本來就是兩條平行線,怎會互相衝擊就業市場呢?
那再想想看好了,若產業要升級,原有的技職技能勢必不能滿足需求,
那如果再叫現在的技職學生回去學學研究如何剝電線,如何鎖螺絲...你想呢?實用嗎?
那如果產業不升級,面對資本化的對岸,擁有的龐大勞工,工人成本就你台灣人的幾分之幾,
廠商活的下去嗎?
說來說去,廠商不自我提升,永遠只需要高職畢業的勞工,那大學生永遠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