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接續43樓之說明)
19世紀,斯里蘭卡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並且積極發展熱帶農業經濟,所以從印度南部引進大量的塔米爾人進行開墾。英國人為穩固控制斯里蘭卡,採取與統治印度相同的手段─製造民族衝突並分而治之,以削弱殖民地人民之反抗力量。塔米爾人雖居少數,卻是英國人的得力幫手,也獲得較多的權力;僧伽羅人雖居多數,但許多人經營傳統農業而不願配合英國人的政策,所以相對所獲權力較少。由於英國人的操弄,所以兩個民族的衝突更加深。
二次大戰之後,斯里蘭卡獨立成為一個國家,僧伽羅人控制中央政府,塔米爾人必須受僧伽羅人統治,政治上所受待遇自然相當差,再加上政客作祟,問題自然更大;而且獨立前由英國所控制但是由塔米爾人負責開墾的農業已成為斯里蘭卡的主要經濟命脈,兩個民族的糾葛又更深。
因為上述原因,塔米爾人想要自治的呼聲即不斷升高,但是僧伽羅人控制的斯里蘭卡政府絕不同意,甚至進行鎮壓;再加上印度政府想要建立區域強權的心態,支持其同文同種同宗教的塔米爾人自治(跟土耳其支持北塞浦路斯同樣的模式),以便能在斯里蘭卡政治上插一腳,所以問題越演越烈。塔米爾人從一開始的自治要求、到政治抗爭、再到武裝叛亂尋求獨立,這條不歸路終究無法避免。
我無意聲援或美化「塔米爾之虎」(我也反對他們的作法),但是在1980年代初期我就看過一些「塔米爾之虎」的相關報導與文件,「塔米爾之虎」算是紀律嚴明、有明確中心思想(獨立建國)的組織,而且不亂搞男女關係與毒品,但是手段卻非常激烈,正規戰、游擊戰、恐怖攻擊、暗殺等通通都來;其領導人普拉帕卡侖行事專斷獨裁,評價兩極化,有人將其比擬為切格瓦拉,因為普拉帕卡侖也是來自中產階級家庭而投身革命運動,有時也發表一些帶點社會主義思想性(但僅止於零碎片段)的言論,有人則僅將其視為武裝叛亂恐怖首腦。版友們可以不同意「塔米爾之虎」及普拉帕卡侖所作所為,甚至希望他們被消滅,但我不建議去臆測他們是假借獨立或革命名義,但卻追求酒色財氣或只想佔山為王的傢伙,也建議不要用嘲笑的字眼,這整件事是令人唏噓的悲劇。
看到斯里蘭卡因為種族、宗教、語言、政治、外國操弄,釀成如此的悲劇,數萬人死亡,百萬人流離失所,不禁感嘆莫名。只希望爾後的斯里蘭卡人可以逐步彌合過去的裂痕,悲劇不再重演,則萬民幸甚。
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難 行路難
多歧路 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