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記者會上,洋基總教練吉拉迪宣布把王建民移出傷兵名單,進牛棚待命。在一陣子問答後,YES電視台場邊記者金柏莉問了一個我也很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她問吉拉迪:「你有跟王討論過嗎?進牛棚他覺得舒服嗎?畢竟先發和牛棚的準備很不一樣。」
對此,吉拉迪回答:「妳當然希望有完美的劇本,但是有時候就不是這樣,我們現在需要他在牛棚,畢竟球隊是最重要的。」
吉拉迪的說法不能算錯,但最重要的一點他漏答了,那就是「有沒有和王討論」?
就在前兩天,我才問過類似問題,那時吉拉迪告訴記者:「對王,我們明天會有最後決定。」我問他:「會不會跟王本人討論?」吉拉迪停頓片刻,不太自然地說:「喔,We will talk to him.」但是talk可以只是告知而不是討論,決定出來後,我問建仔球團有找他討論嗎?建仔說:「沒有呀,就是告訴我。」
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建仔在史寬頓的3A投完第一場復健賽之後,總經理凱許曼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也說:「我們會問他本人的意見」。但後來必須再投一場復健賽的消息,建仔卻是從報紙上才得知。也就是說,凱許曼不但沒跟建仔討論,就連要他再投一次復健賽,居然還是先告訴記者,而不是建仔本人。
聽完吉拉迪在記者會上虛應故事後,我終於忍不住問了一直想問的問題:「你確定和王建民溝通上沒有問題嗎?王是個很安靜的人,不太表達他的想法,加上還是有點語言障礙,王表現好時或許不是什麼問題,但在他面臨挑戰的時候,溝通有沒有隔閡呢?」
這時我可感覺吉拉迪有點不自在,YES廣播電台的大姊大蘇珊還特別回頭望了我一眼,吉拉迪想了幾秒說:「王的語言能力足夠了解我們的意思,只是有時要多花點時間,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這還是答非所問,我想知道的是有無雙向溝通,而不是建仔有沒有聽懂他說的話。當然因為就是沒有所謂的雙向式的討論,所以不管是對金柏莉或我的問題,吉拉迪都只能技巧帶過。
當記者會結束後,蘇珊大姊走過來跟我說:「妳問到核心了,以前有基德瑞會好好地跟王溝通,現在少了這樣一個人,所以呀,柏奈特才會說要學中文,就是要幫助王。」
聽她這麼說,我才知道,即便不是每天跟著建仔轉的美國媒體,也注意到了建仔的孤立無援,就是缺乏一個關心了解他的人,可以跟他解釋為什麼球團要這麼做,或者是幫建仔傳達他的想法,甚至在重要時刻為建仔說幾句話。
球團本來就是以球隊整體利益做最大考量,但是對一位連兩年拿下19勝的投手來說,每次重要決定都不是跟他本人商量,而是到最後關頭才告知他,這實在是很不尊重的作法。
針對建仔下一步,這會兒吉拉迪倒是老實說了,那就是「沒答案」,也沒有保證,因不知接下來狀況會如何演變,情節會如何發展。
凝目望著建仔從牛棚跑出來的身影,吉拉迪的說法卻彷彿就在耳邊;說真的,還從來不曾感覺到建仔竟是如此孤單。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24/4/1k148.html
================================================
這篇文章寫的不錯,也呼應了另外一篇袁定文博士的評論
要做什麼決定前也都沒有先跟小王討論,只是告知???
洋基這樣對待一個連兩年19勝的投手,實在是稱不上尊重兩個字
看著小王那天出賽,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先前冷靜的小王,變得情緒都寫在臉上
那天那種情緒底下還可以將失分壓下來,我覺得已經不簡單了
希望小王可以藉由實際的出賽,慢慢將心境調整回來(我覺得投球技術已經調整的差不多了)
這一次的事件幾乎沒聽到小王的經紀公司有任何的聲音出現
藉機問一下,像小王這種情況下,如果換成其他大聯盟著名球星,除了球員本身會抗議之外
經紀公司會做什麼動作嗎?還是像小王的經紀公司一樣都不出聲呢?
是不敢?或是真的無能為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