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olita
克流感中的oseltamivir作用是在神經氨酸酶的活性部位
屬於一種廣效性的藥物
如果病毒想要以突變對此產生抗藥性的話
"通常"其神經氨酸酶的功能也會大受影響(感染力降低許多以換取至少能感染)
A.B.C型流感病毒皆會發生核苷酸的點突變
這種突變"通常"造成抗原性的改變不大(與原病毒株差不多)
所以免疫系統尚可辨識,但反應較差
故會造成小流行(地區性流行)
但A型較特別的地方在於他亦會與其他A型病毒株進行重組
如禽流感是人病毒株中含有禽病毒株的部分片段
此次新流感則是人病毒株和豬病毒株的混合新型
此種改變會造成抗原的大幅度改變
以至於體內的免疫系統不認識這個新病毒,而在第一時間無法做出適當反應
另外重組的過程中也可能產生一個高傳染性和高致死率的病毒
這是大家不願見到的
但有一點其實很有趣
高傳染性和高致死率有點無法兼顧
想要...
|
oseltamivir主要是跟病毒的Neuroamidase(NA)結合
抗藥性當然就是Neuroamidase的突變
至於突變後的感染力是否變差
基本上,大多數人應該都覺的是變差的
但是NA的3D構造是否有可能因為某個點改變而能抗oseltamivir又不影響感染力
其實沒有太多的證據證實不可能
只能說,病毒本來就是一種很難搞的東西
透過基因的重組,有很高的機率可是再創造出新的HA-NA組合的病毒
古云:小心駛得萬年船
不要輕忽病毒的威力
否則真的是會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