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zoshn
不過召回原本員工而已
幾通電話,就算不回來也會另外找新員工,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事件要花千萬?
|
來源:DIGITIMES 電子時報
張忠謀語重心長 台積電千萬元學這一堂課
2009/05/21-宋丁儀
台積電資遣風波出現戲劇性逆轉,台積電董事長親上火線向資遣及在職員工喊話,希望資遣員工能重回台積電,這件風波歷經數月,從雙方針鋒相對到走上街頭抗議、鬧場到進入勞資協商,讓台積電在社會責任形象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就像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語重心長說的「這件事情一切回到原點,想辦法彌補」,但台積電經歷過這件事,已付出上千萬元「學費」,最關鍵的代價則是,已損及過去一向積極打造的「幸福企業」標誌。
根據自救會成員表示,當初台積電資遣員工時,甚至有出現資方出言不遜的情況,被資遣員工中也包含孕婦,這些員工並沒有獲得充分尊重,而自救會成員也展開夜宿董事長家附近公園等行動,希望直接面陳他本人,在這過程中,台積電對外新的徵才動作更引發被資遣員工的不滿。隨著事情演變愈來愈加劇,台積電內部也召開過幾次會議,針對執行「績效管理與發展制度」(PMD)及執行方式進行檢討反省,上至副總甚至執行長都親自參與,而與勞方的協商代表也遭替換,換上由基層出身、較得「民心」的總廠長級人物。
目前台積電除了祭出彌補辦法,溫情喊話希望員工復職,也將研議更多後續配套方案,包括先前的資遣費如何分期歸還、建立基層申訴管道、並與員工之間建立每一季舉行越級會議模式(Skip Level Meeting)希望能充分下情上達。台積電預期,在這波遭資遣的員工約至少有1成左右可望復職,如果不想回原單位,則可申請加入其他部門。
這次的風波,不僅台積電付出了千萬元的人事成本,更重要的是,也損及了企業形象,員工可以回籠、制度可以補救,但靠多年累積的優質企業形象很可能得加倍努力才得以挽回。一向在半導體界呼風喚雨、舉足輕重的張忠謀,這次罕見地語重心長地表示,
制度被誤用了,考績制度不是為了資遣員工,而是激勵員工,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資產,審視整件事件發展,晶圓教父如今的一番話,足以留給業界一番省思。
------------------------
所以對於數字有問題請洽電子時報。
又:黃字CSR的觀念,有講比沒講好,至少考評制度應該是激勵員工的觀念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