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usher67
引用:
作者bluse
心中有一個疑問?如果今天慈濟叫做基金會(就像創世基金會一樣!),應該大家的感覺就不同了吧!
什麼是功德的定義?做善事或是捐錢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就是積功德!能解脫輪迴,能有更好的福報,我總覺得如果以這樣的觀念來要大家什麼都捐出來(連消費卷 )來積功德得福報,真的會有嗎?
有些老人家覺得自己日子不多了!要多做功德多積福報,可能真的什麼都捐了!我總覺得幫助人要發自內心的,不求功德福報!,以上心得不是說慈濟不好,只是希望不要讓人有藉由功德之名的感覺!
假如今天如這位先生所道如是,專注於經典講解流傳,成立宗派大家一定樂觀其成的!
|
以佛教來說(其他宗教不知道):
舖橋造路捐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些都屬於福德的範疇而不是功德.
福德只能幫助未來的生活環境更加良好但並不能解脫輪迴.
明心見性(修心)就是功德了,能否解脫輪迴關鍵在此.
功德福德間的差異比較容易搞混.
|
他要聽的不是這詞彙的解釋
要玩這些詞彙與詞彙釋意,大家都是讀書人,這些大家都會,去翻《六祖壇經》就可以看到最常被引用的「見性是功,平等是德」blahblahblah
不管是功德福德陰德福田迴向blahblahblah等等等詞彙的轉換
重點在於「動機」motivation
也就是為何越來越多人認為慈濟的很多人的行為讓人覺得像是中古天主教的購賣贖罪券
現代受西方文化影響的我們所認為的助人行為helping behavior是「幫助他人而不期望任何報酬」,也就是純粹的利他。
然而現代慈濟最常受到的批評是「
部份」(因為懶得戰,所以加上「部份」)慈濟的人士他們在進行他們的行為,其動機是什麼?
是以利己(不論是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朋友等)的功德觀,也就是一種宗教教贖的想法為出發點在進行他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