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mic
Power Member
 
smi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614
教部黑名單 涉賭球員禁任教 人權團體:剝奪工作權涉違憲

引用:
教部黑名單 涉賭球員禁任教

不論有罪無罪 均不得聘用

〔記者林曉雲、葛祐豪、項程鎮/綜合報導〕職棒球員一旦涉賭,不但中華職棒終身禁賽,連到學校教球、出任社團教練都不可以!教育部日前公告一份職棒涉賭球員的「黑名單」,無論司法判決有罪或無罪,都不得聘用,律師林振煌批教育部單憑一紙行政命令就剝奪涉賭球員工作權,恐有違憲違法爭議。

黑名單禁令直接衝擊到的就是目前在台北市陽明高中教球的前時報鷹棒球王子廖敏雄和在高雄市中正國小教球的前時報鷹教練陳耿佑。教育部表示會要求學校在合約期滿後不再續聘。

廖敏雄、陳耿佑 首當其衝

廖敏雄昨天聞訊感嘆說,如今每個月只領三萬多,一心只想回饋基層,如果還是被封殺,也只能離開。陽明高中校長朱桂芳表示,廖敏雄曾經迷途的人生經歷更能提醒學生重視品德,而且,廖敏雄今年帶領陽明高中棒球隊首次擠進全國前八強,敬業與專業態度很受家長信任及學生愛戴。朱桂芳無奈表示,教育部是上級機關,學校若收到指示,還是得配合辦理。

陳耿佑昨天隨棒球隊移地訓練,中正國小校長陳昭彬表示,陳耿佑是學校體育班家長後援會外聘的教練,沒佔學校的缺,校方無權干涉。

陳耿佑五年前應聘到中正國小棒球隊,輔佐總教練尤伸評,率領該校連年勇奪高雄市第一名,並拿過諸羅山盃國際少棒賽冠軍。家長強調並不在乎陳耿佑的過去,重要的是他有沒有將心力放在球隊訓練上,陳耿佑教球認真,不會因此解聘他。

教部:配合體委會辦理

教育部體育司科長呂生源表示,去年十二月廿四日,體委會向行政院長劉兆玄簡報提振棒運策略,要求教育部禁止涉賭球員進入學校擔任教練,劉揆即指示教育部配合嚴格執行。教育部日前即根據體委會提供的職棒涉賭球員名單,透過不適任教師管道對外公告,要求學校聘請運動教練或教師時,不管是正式教職、運動教練、約聘或社團教練等工作,都不可聘用名單中人。

長期鑽研運動法學的林振煌律師認為,教育部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斷絕涉案球員生路,已經違反憲法保障人民工作權意旨,也牴觸就業服務法第四條「就業平等條款」及第五條「禁止歧視條款」規定。

剝奪工作權 爆違憲爭議

教育部內部對於是否可剝奪無罪球員教球的工作權也是意見分歧,有人主張應把無罪者從名單中拿掉,畢竟教師聘用規定也沒有如此嚴格;但也有人認為,中華職棒採最高標準,一旦涉賭永不得打職棒,行政院政策精神在於遏止職棒打假球的賭風,為人師表的道德要求原本就要高,因此不管處罰輕重,都不適合進入校園教導下一代。

教育部人事處長陳國輝表示,依照教師法及教育人員任用條例,不能聘用的教師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以上且未獲緩刑者,如果無罪或緩刑者也都不能聘用,確實更嚴格。

人權團體認為這種打擊職棒賭風的手段太超過了,改過自新的人就是活教材,應該積極鼓勵;教師團體則主張教育界也有流氓教授,主管機關如今不給改過自新的球員機會,讓人不解。

引用:
人權團體:剝奪工作權涉違憲

〔記者林曉雲、胡清暉/台北報導〕民間司改會執行長林峰正表示,憲法保障人民有工作權,政府要限制人民的工作時,要符合比例原則,例如有前科者不得開計程車,理由是社會安全,一旦有前科者當運將,恐在密閉的計程車內會對乘客有危害,但涉賭球員當學校球隊教練,難道會擔心教學生賭博或打假球嗎?這涉及違憲。

限制人民工作 應符合比例原則

林峰正表示,政府要做如此限制,要非常小心,如果政府不讓這些涉賭球員進入學校當教練,也就代表不肯給犯錯的人一條生路。棒球球員一路受訓好好打棒球,過程中犯了錯,但也付出代價,況且有些是被判無罪或緩刑、緩起訴的球員,完全禁止到學校教球,這種打擊職棒賭風的手段太超過了。

球員改過自新 人權教育活教材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蔡季勳則表示,事實上政府是最大莊家,要在澎湖開放博弈特區,又開辦運動彩券,但對於基層的職棒球員一旦涉賭犯錯,就泛道德化地窮追猛打,不給活路,施政作為完全矛盾;站在人權教育積極面立場,改過自新的人就是活教材,涉賭球員不是性侵老師,也不是精神異常者,不會對學生造成危害,教育部禁止涉賭球員到學校教球的政策,剝奪球員的工作權,相關管理辦法恐有違憲之虞,而一旦真有球員的工作權因此被剝奪,台權會將協助依循法律訴訟途徑予以救濟。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認為,既然緩刑結束,就享有就業平等權,不可歧視。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也質疑,這些球員已經為犯錯付出代價,刑期滿了就應該給予自新的機會,如果政府、學校或家長擔心,可以訂定審查考核機制加以把關。

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休閒學院院長卓俊辰指出,部分家長對涉賭球員進入校園如有疑慮,這點必須尊重,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些球員如果改過自新,可以用親身慘痛經驗告誡下一代的球員,務必要言行謹慎,發揮教育效果。

涉賭可當教練 部分家長稱不宜

部分家長則認為,教師品格應採高標準檢視,如有賭博或打假球放水等嚴重問題,的確不適合教學生打球,尤其是國小及國中生容易有偶像崇拜,如果打假球的球員還可以當老師教球,即使比賽成績不錯,也會讓孩子容易產生價值觀混淆。

不論有罪無罪均不得聘用涉賭球員任教練
或許教育部行政命令作法過當
但是司法部門對於涉賭球員輕放
民間司法人權團體怎麼又不出來說話
     
      
舊 2009-04-30, 02:13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mic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