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unnywalker
*停權中*
 
sunnywalk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雅閣裡(Ugly)
文章: 255
引用:
作者李麥科
其他我是不知道

但是現在各大院校落進SSCI和SCI的陷阱倒是真的


如果只是重視數量多,那就不好了.

相反的,如果質量好,又怎會被埋沒?

~~~~~

上SSCI難 國內教授平均僅發表0.04篇
2005/10/14
【記者張幼芳/台北報導】

最近揭曉的5年500億頂尖大學計畫,再次強調各校收錄於SSCI等期刊論文數量多寡的重要性,要登上SSCI有多難?大葉大學副校長謝安田指出,理工科每名教授平均在SCI發表1篇文章,人文學科每名教授平均在SSCI發表0.04篇,SSCI困難度是SCI的25倍。

謝安田本身有16篇論文發表在SSCI,也曾擔任SSCI期刊審稿者,對SSCI期刊論文的投稿程序、審稿重點以及退稿原因頗有心得,今年四月開始在文大推廣部教「SSCI期刊分析與撰寫」課程。昨天他在文大推廣部分享論文投稿經驗。

謝安田分析2004年國內大專校院教師在SCI、SSCI發表篇數,SCI共14373篇,SSCI共669篇,若對照理工科教授占國內教授46%、人文領域教授54%的比率,理工科每名教授平均在SCI發表0.993篇文章,人文學科每名教授平均0.039篇,SS-CI困難度是SCI的25.46倍。

為什麼投稿SSCI這麼難?SCI期刊數5900多種、SSCI期刊數卻只有1700多種是原因之一,但國內學者沒有用對方法,也是主因。謝安田說,許多論文缺乏理論基礎、概念與操作化不符、未充分定義理論、過度複雜、研究文獻不足、甚至投稿的領域根本與期刊不合,自然會被退稿。

謝安田表示,SSCI強調的是「人類學術活動,如何朝著真理或接近真理的路上走」論文就要證明你找到近乎真理的知識,論文講不出貢獻,自然難過關;而且題目的選擇常決定論文成敗,他建議從挑戰常識、傳統、神鬼迷信等切入,就會切入一堆好題目。

台灣樣本的地域性,會不會影響論文採用?與會的台大國企系教授陳厚銘表示,他曾發現「策略管理期刊」在1980到2003年中,沒有一篇引用到台灣資料。國外往往認為台灣太小、不具代表性,但其實只要理論具原創性,且懂得包裝,反而可以凸顯為何許多理論歐美能用、台灣行不通的原因,將缺點變成優勢。
舊 2009-04-29, 07:46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nnywalk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