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zion兄,其實不管是不是在資訊產品中,還是我們一般生活中的產品都一樣,要做高端市場假設要提升10%的產品水準,也許用料花的錢不多,不過眼睛看不見的苦工卻很多,花的成本沒有辦法以硬體多了多少錢來衡量.
只能說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預算,如果要只看帳面數字衡量產品的話,要買到好東西真的不容易.小弟了解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時間去了解產品特性差異就是,或是想買好一點的東西,小弟認為這部分端看個人的想法是甚麼.
舉個跟主題相關的例子,目前的主流電源供應器廠商的高階款,看的見的電容都會用日系大廠,可是看不見廠牌的陶瓷電容或是其他元件部分,就完全看廠商的良心,通常小弟看到的良心很少就是.
一顆POWER的零件故障,像是體積很小的陶瓷電容或是電感用的不好是很卻是容易發生卻不容易判斷和維修的,還有就算是同一個瓦數的POWER,輸出的鏈波大小.可接受的工作溫度,所有的保護範圍是否明確的標示,這些東西的測試花費的人力物力都很可觀,有的小廠學人家標示,但是實際上卻沒測試過.同時您也可以看到像是ZIPPY這樣不大的廠商都會標示,但是很多消費型的大廠牌卻不標示.
如果認為小弟是來打****的,可以略過以下的部分.
舉實際的例子以下是ZIPPY HU2這顆的原廠網頁
http://www.zippy.com.tw/P_product_d...gh%20Efficiency
右邊有他通過的各種安規的證書,80PLUS銅牌LOGO,還有MBTF平均故障時間的料件分析
小弟拉出功能性的部分稍微翻譯了一下
* TEMPERATURE RANGE:OPERATING 0℃∼50℃(工作溫度,一般來說消費型的POWER約40-45度是比較保險的工作溫度,server或是工作站大多是50-55度,拿50度來大做文章有點怪,八年前ZIPPY的POWER多半就已經達到這個工作溫度了)
* HOLD UP TIME:16mS MINIMUM AT FULL LOAD & NOMINAL INPUT VOLTAGE
* DIELECTRIC WITHSTAND:INPUT/OUTPUT 1500 VAC FOR 1 SECOND, INPUT TO FRAME GROUND 1500 VAC FOR 1 SECOND
* EFFICIENCY:TYPICAL 80-85% AT 25℃ 115V FULL LOAD(轉換效率跟當時工作電壓,溫度,附載)
* POWER GOOD SIGNAL:ON DELAY 100mS TO 500mS,OFF DELAY 1mS(開關機的訊號延遲秒數)
* OVER POWER PROTECTION:TRIP POINT TOTAL POWER MIN. 130%, MAX. 170%(過附載保護)
* OVER VOLTAGE PROTECTION:+5V→5.8V∼6.7V, 3.3V→3.6V∼4.3V, +12V→13.2V∼15V(過電壓保護的啟動範圍)
*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5V、-5V、+12V、-12V、+3.3V(短路保護,很多廠商的短路保護都只有做其中一組或是兩組,小弟曾經在ZIPPY實驗室燒過不少顆市面常見的大廠POWER)
* RESTART AFTER PROTECTION
* EMI NOISE FILTER : FCC CLASS B , CISPR22 CLASS B(EMI雜訊過濾的標準)
* SAFETY : UL, CUL, TUV, CCC(安規)
* REMOTE ON/OFF CONTROL: THE POWER SUPPLY SHALL ACCEPT A LOGIC OPEN COLLECTOR LEVEL WHICH WILL. DISABLE/ENABLE ALL THE OUTPUT VOLTAGE (EXCLUDE +5V STAND BY). AS LOGIC LEVEL IS LOW,OUTPUTS VOLTAGE WERE ENABLE, AS LOGIC LEVEL IS HIGH,OUTPUTS VOLTAGE WERE DISABLE.
以上,小弟想說的是不管是不是資訊產品,通常東西要高單價又能生存,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如果您有時間多去認識你要用的東西,將來買錯或是買到爛東西的機率就會降低很多,希望大家都買到適合自己的東西.
PS:還有一個重點要補充,ZIPPY的G1,GP2,HU2系列的12V都是單組大電流輸出,沒有12V分組接錯不夠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