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ebo1210
1.台灣不需要太多的歷史學者、文史家、思想家,所以很多學工程的、學醫的、學法律的,然後半路出家(意即未接受正規考據訓練),抓住歷史的一角,自以為是…
2.另外麥科兄表達的,小弟看得有點糊塗…
這句話裡「制度」的意思是指「正規」嗎?您又提到「歷史記載的制度較為完備」,應該是這意思吧!
但完備不見得正確吧,以一條鞭的方式去記載歷史,會不會因為撰史者的個人偏見而出現偏差,而這偏差也因史料的闕如,造成印證的困難呢?
因為您提到「八年抗戰成為國共自吹自擂的議題」,另一方面又說「中國歷史應該是比西方好,儘管它一定有不少被扭曲的地方」…
小弟不解的是,中國史上部分被扭曲的歷史真的會比諸多史料記載但未獲得驗證如西方歷史者來得好嗎?
|
先說跟您說聲抱歉,文章丟出去之後我就想可能會有這種誤解發生,也許我不該說好或是不好,這實在太強烈了,在這裡要說聲抱歉
我想啦,不管是中國式以官方為主的歷史記載,或是西洋較為片段,你要用考古學的方式去拼湊,這兩者都不可能讓歷史100%重現,也就是說,不可能有真實
比說上個世紀的事件,就算有完整的文件、影像與聲音紀錄,媒體發達有各種各樣的資料,我們都不能夠100%把一個事件還原真相,更何況是古代。
記錄技術沒有現代這麼好的情況下,中國還能夠有官方保存的文件,其實在世界文明上很少見
並且所謂中國的史料記載制度,除了一般我們知道的史官記載,另外大量的政府文件、宮廷紀錄也是重要考證資料。其實中國歷史絕對不是一條鞭,還有各式各樣的民間書籍、文人的文學作品、表演藝術這些都是歷史事件的參考資料,一個事件當然有官方說法,但是在別的地方可能就是另一種樣貌。
並且我們不應先入為主馬上就認為中國歷史因為有扭曲,它就不能參考,至少它記錄了一項事件,官方紀錄了,就代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能它是錯誤的,但你不能說它就不是一道線索
中國歷史的特點就是已有一套完整的官方紀錄可供後人參考,西方不是沒有,而是相對於中國較沒有完整的制度。我認為在這點上,西洋的部份可能就沒有中國做的完整,所謂中國歷史記載完整,我想主要的意思是這個。這沒有好和不好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