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Member
|
看來軍事強人比較少上七八區,我來提供一些想法給各位參考
1.大陸失陷時,共軍的海軍只有魚雷快艇,我軍海軍驅逐艦等兵力強大
在靠近對岸的地方,有個小島固守,軍事利益極大
當時不只要守金門馬祖,連大陳島、一江山都要守,(舟山群島就沒力固守了)
只要守住金馬,就守住距離台灣最近的福州港、廈門港(可以直接砲轟港口)
像諾曼地那樣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就很難進行,海軍重兵也只能遠遠的布防
(軍艦靠近敵方陸地,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接近自殺)
金馬和台灣之間的海域,就成了台灣易守難攻的地盤
反過來說,金馬棄守,福州廈門港馬上變海軍重地,陸軍可以在福建沿海大量集結
軍艦因為西方沒有一個固定點(雷達)監視敵方海軍,整條台灣海峽都是危險區域
我軍軍艦能夠在台灣海峽活動範圍,就變得非常狹窄,難以快速集結
登陸作戰的船團,可以開到距離台灣很近才被發現,這樣的軍事結果不嚴重嗎?
2.守金門的重要,到了有一陣子全台灣50多萬部隊,15萬以上塞在金門。即便如此,古寧頭大捷也有部分靠了運氣,共軍本來要登陸在金門中間的平地,不巧被風吹到了旁邊山腳下(古寧頭),被守軍居高臨下掃射,上不了岸。這樣不利的條件下,還可以打到金門中央遭切割差點被佔領。如果登陸位置正確,金門很可能不保。
3.現在因為兩岸軍事消長,戰略和武器不一樣了,金門的軍事價值確實消失很多,可是在過去數十年一直是個很重要的軍事策略。八二三砲戰,美軍建議金門撤守,絕不是因為金門不重要,是因為他們估計金門守不住。
4. 金門為什麼守得住?這個問題可以同樣問在德國馮 曼斯坦的閃電戰戰役上,問在隆美爾
北非戰役上,問在徐蚌會戰(對岸所謂的淮海戰役)共軍的幾個元帥身上,這些人在他們自己的國家人民中,都得到極高的榮譽,
在台灣當軍人,打勝仗竟然不受到尊敬與感謝,感謝因為他們的犧牲,台灣本島發生戰爭的機率大為降低。
戰爭不是軍人發起的,一旦發生戰爭,你最好祈禱自己的陣營有個好將軍,無辜死傷會減少非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