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tgtimewalker
上面這段話個人認為不完全對。這串討論一路看下來,你講的東西其實主要都是應用在growth stock上面。長線投資你要看個人的特別需求﹝value, growth, or income?﹞,尤其對退休或準備退休人士普遍來說投資growth stock是很不恰當的選擇,除非已經有另外安排好的退休金計畫並且準備把growth stock當作留給子孫的財產。
|
即使是退休金或遺產,我相信做長期投資依然比短期有更好的理由。
但就算同樣是長投,企業的成長型態上依然得做點選擇,年輕投資人通常適用較高的投資風險,而年老投資人適用較低的投資風險,依現代的股票標準,可以參考以下比重劃分法:
如果你今年30歲,那麼適合投資於高風險小型成長股的資金比重為(100 - 30)%,也就是70%。
如果你今年65歲,那麼適合投資於高風險小型成長股的資金比重為(100 - 65)%,也就是35%。
而剩下的部份,則可以做定存、黃金或大型企業股等保守型投資。
引用:
作者mtgtimewalker
另外,股東的投票權在歐美企業及亞洲企業兩者之間影響力的差別是很大的,這是為什麼巴菲特本人本人說過他如果一開始並非在美股市場投資他恐怕就不能這麼成功的原因之一,歐美以corporation為主的企業形態讓他能在掌握有足夠影響力的投票權後去影響公司的經營走向,這點對於投資在亞洲的企業上來說比較難做到。
|
這個差別,我認為適用於巴菲特「一開始」的時期,但現在已是全球化時代,巴菲特也投資中國了。
所以相信這已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