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想的不太一樣就是了
很多音樂,就是因為他很空洞、膚淺、甚至庸俗
才讓人無法忘懷
你說的死板我舉個例子,70 80年代美國流行的Disco
節奏也很簡單,也就是那些和弦跑來跑去,可是你知道就是這些音樂帶走了那個年代的焦慮感嗎?
我自己也聽古典與爵士,這些號稱是有水準的音樂,可是古典音樂不少也是從低俗的歌劇院、地方舞曲開始,爵士更不用說了,也是從庸俗的舞廳音樂、妓院音樂和送葬樂隊開始的
所以有的時候回去聽台語電子琴音樂、路邊西索米、廟會出巡的樂隊
反而更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音樂
回到李宗盛與羅大佑
我的年代比較晚點,所以這兩位我部分的歌曲說真的沒有感覺,我對李宗盛的音樂是從一些女歌手唱他的歌才開始了解(例如陳淑樺)
對我來說李的音樂,就是我青澀年代記憶的一部份
就像你說的,的確如果單純音樂角度,或許他們的表達手法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