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310/1473423.html
由周華健、張震嶽、羅大佑、李宗盛(左起)組成的『縱貫線』希望音樂人能回歸音樂本質。
第16屆東方風雲榜『真音樂向前走』論壇昨天在上海舉行。面對內地歌壇產業萎縮、創作力量青黃不接等話題,與會嘉賓各抒己見,現場火藥味不斷。而作為臺灣地區流行音樂的代表,由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張震嶽組成的縱貫線以『縱貫今昔』的姿態,希望音樂人能回歸音樂作為藝術的本質。特別是李宗盛一針見血地表示,音樂界面臨的種種問題,最終只歸為一句話:『唱片不好賣,就是因為歌不好聽。 』
李宗盛:這個行業越來越不受尊敬
9年前,李宗盛從臺北輾轉到北京發展,他坦言當初來到內地時,對這裡充滿了巨大的期望和情感。然而9年下來,李宗盛深切感受到了差距,這種差距來自於他對兩地唱片產業的比較。
『我們在滾石唱片呆過十幾年,就我自己在滾石的17年服務經驗,他們就是做了一件事情:把很多有天分的人集中在了一起。唱片公司是幹什麼的?就是要集中有天分的音樂人在一起做出好的音樂,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人,你的公司肯定是做不好的。 』
不幸的是,在李宗盛看來,在目前的內地唱片公司中,很少有能做好這件事情的。他表示,很多唱片公司就是讓人寫了一些既不好聽也不動人的歌,再和媒體一起策劃一些所謂的新聞點,就做出了所謂的專輯,越搞越糟,最終沒有人會真的在意。 『這是我最沉痛的一個感受,以前會以身為一名流行音樂製作人為榮,現在這種感覺很少了。
似乎現在已經沒有人把我們這個行業看作一個正經的行業,我們這個行業成了人們茶余飯後的八卦話題,關鍵還在於沒有做出好聽的歌,所以唱片不好賣。人家不給你賺錢,是人家看不起你,就是這麼簡單。 』
李宗盛認為,一時半會兒尚難以改變這個局面:『就如同北京奧運會結束後,說中國是體育大國但不是體育強國一樣,流行音樂是非常血淋淋的社會整體審美觀的總體檢,我們現在的審美在哪裡,就會出什麼樣的流行音樂,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意識到追求美,卻還有很多地方不合格。 』
羅大佑:改變選秀統治要靠樂器
羅大佑雖然不像李宗盛這樣浸***于內地的氛圍,甚至表示現在疲于應付『縱貫線』自顧不暇,但是說起如今樂壇的『七十二變現象』,他也表現出不解與失望。
羅大佑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跟我說要寫歌,這個不太現實,如果你不會樂器卻要寫歌,是不太可能的。你要先有歌,才能唱,蠻悲哀的一點就是我們現在看到最多的就是選秀歌手,以為自己得了冠軍就可以揚名立萬了,其實歌唱生涯才剛剛開始,(他們卻)完全掉進了這個圈子。這個圈子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忘掉你自己是誰,比來比去,以為是超級巨星了,轉暈頭了。 』
羅大佑建議,要改變這種選秀的統治地位,學樂器組樂隊是很好的辦法。 『我們為什麼要組樂隊呢?因為樂隊是大家一起幹事情,所有的音樂自己來做,所有的樂器自己演奏,可能要靠十年、十五年才會出名,卻可以保証音樂是扎扎實實練出來的。 』
宋柯:唱片公司有好音樂也不敢推
如果說y鶨v盛和羅大佑代表了音樂人的心聲,那麼宋柯的言論則直擊了內地唱片工業模式的缺失,和唱片公司的集體失語。
宋柯表示,整個內地的流行歌壇遇到今天的問題,和唱片公司有著極大的關係。在過去的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z翩A唱片行業沒有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因此在盜版和互聯網的打擊下毫無還手之力。宋柯給出了一個數字,去年內地的手機音樂市場份額高達150-200億元,但唱片公司在其中得到的收益卻不足10億元,在互聯網方面更是顆粒無收。這一切都讓唱片公司在新的遊戲規則下毫無話語權。
唱片公司的不利地位,令音樂推手們沒了自信,一心只想做賺錢的音樂,但什麼是賺錢的音樂,公司自己也不清楚,最後只好看到彩鈴紅了就去做彩鈴,看到選秀不錯就去挖選秀。宋柯說,『人們都覺得現在沒有好的音樂,實際上不是沒好歌,在我們的層面上可以聽到很多好歌,但唱片公司往往要麼不敢推,要麼沒錢推,最終埋沒了人才。 』
不愧是唱片界的大佬..李宗盛真的佩服他..一語道破了..台灣音樂界目前的爛樣..
打開電視..所謂的歌手..遊走在綜藝節目或娛樂新聞中..
不是玩遊戲就是耍白癡(耍帥) ..有多少歌曲能令人發自內心的感動..
唱片業者短視近利..也扼殺不少歌手的演藝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