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vircgd
關於電視台數位訊號的部份,你說的完全沒錯,但是就電腦的各種
影片格式來講,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以下以 16:9 為基準):
720i:影片解析度 1280 x 720,fps 29.97
720p:影片解析度 1280 x 720,fps 59.94
1080i:影片解析度 1920 x 1080,fps 29.97
1080p:影片解析度 1920 x 1080,fps 59.94
也就是說,我的著眼點放在 fps 上,因為我覺得假使一段影片雖然
解析度是 1280 x 720 或 1920 x 1080,但是 fps 僅 23.976 的話,
720 & 1080 後面卻還加個"p",就顯的不合邏輯,不過網路上似乎一律
都稱之為 720p 及 1080p,但是 fps 23.976 不管如何 Progressive,
也不可能滿足NTSC規格下每秒鐘可呈現60個連續畫面的條件呀!
|
OK,閣下之言有理
但是有個地方閣下疏漏了:FPS只是象徵意義 當轉換為檔案時實務上很少會把FPS鎖定
大部分的情形下是變動的
比如說今天有個檔案標示為120FPS 但是它裡面的真實FPS 都是120FPS嗎?
不是
可能大部分的時間是用24或是30 重要場景才會出現60或120的速度
但是對大多數的人而言 到底是120 60 還是30 其實不重要 只要大場面不會Drop Frame
一切好談...
反過來說也成立 一個標示24FPS的檔案 真的只有24FPS嗎?
這可不一定
裡面一樣有可能會夾雜著120 60的橋段 但是一樣難以察覺
回過頭來講 24FPS可以重現為60FPS嗎?
當然 看場景了 不過在目前大多數劇院都還以24FPS來播放影片 這個問題應該不難思索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