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hawkwon
補充幾點,缺筆者,末筆也,也就是少寫最後一筆。但亦有例外,古典經文不避,
以康熙朝為例。如天地玄黃之玄,不避。歷代聖賢如漢昭烈帝劉備玄德之玄,不避。但是,畜字之玄,若缺末筆則是大不敬,不能避。
避諱也有改同音字的,印象中是有例子的,得去翻翻書
聽過時憲書這詞吧?就是曆書啦,就是避乾隆的諱才改的,
避諱真是很麻煩的,一但當避未避。輕者失儀,重者大不敬,若是學子在應考中犯錯,則藍榜貼出,本科就算完了,所以後來皇家選名,都用冷字,僻字,如此則不避亦避。這就是清末皇帝家族名子都是怪字的原因
考證,這也是一個重點,比如說有人拿一本說是乾隆時期刊行的古書要賣高價,結果裡面寫到曆書兩個字,你就可以把求售人一腳踢出門了
至於正大光明匾額後面藏名單,那是雍正開始的,就是因為康熙兩廢太子,造成諸子各分勢力,骨肉相殘以求東宮 之位。鑒於前帝之失,才用「密建」...
|
看網路上的文章是說,古典經文跟歷代聖賢還是有避的。
像天地玄黃變成天地元黃、趙匡胤變成趙匡允......
前人再怎麼偉大,還是比不上當今皇上啊~
所以康乾雍三代的文字獄異常興盛就是因為這樣........
不過順治朝時,其名諱"福臨"倒是沒避,因為順治曾下過一道旨取消他的避諱,
理由是不可因他一人,而使天下所有人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