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visionary_pcdvd
可是 i7 基本上也是為商業運算所設計的架構
我比較懷疑問題是出在 三通道 記憶體架構,雖然只看記憶體測速成績非常高,但實際跑軟體卻會出現部分程式跑 二通 比 三通 成績還好的詭異現象,說不定 三通 反而使某些軟體的資料結構不能對齊傳輸,某些資料 二通 只要存取一次,但 三通 因為不對齊變成要存取兩次?
|
看老湯對I7的介紹,和C2D的架構差異極大,拿掉了很多C2D時代引以為豪的技術,因為C2D雖然昰相當重大的突破,但老實說也老了,FSB就是最大的不合理,參考了AMD的K10的大方向,不過裡面塞的技術和東西天差地遠,I7和K10設計上完全不一樣,大多數人都誤以為I7就是K10的架構加上C2D的核心,這之間幾乎沒有半點相同處,I7加入了很多P4時代的技術,事實上I社在P4、PD時代雖然被人罵得要死,但是奠定了很多的基礎和很多特別的技術,這些成果被加在I7裡面,CORE的架構雖然很傑出,也走到盡頭了,很多都無法應用在X64的東西(雖然X64的東西真的很少),所以I7在理論上比C2Q強大(不然研究幹嘛?),但在事實上並不一定有明顯的差別,還沒發展完的技術(I7)和已經走到盡頭的技術(C2Q)相比較之下,就別太苛責I7了。K10又是另外一種的設計,所以K10有的BUG,I7不一定會有,但是晶體設計哪可能沒BUG,只是沒遇到或是看似穩定而已(例如某些程序跑超慢才跑出迴圈浪費時間),K10在某些方面比I7強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內容塞的東西差太多,連擅長的技術都完全不一樣,要說AMD輸INTEL最多的,只有製程,不過輸製程就等於在這個領域全輸掉了,成本就完全不用說了。
所以要以現在的測試軟體測試說AMD是廢渣INTEL效能超強,小弟個人並不認同,雙方的處理器設計上面都相當的有巧思,並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I社只是恰好某些設計上有效率些,但是設計上的高明的話也許看不出來,擅長的地方不同而已,在不同領域的表現也有可能差距超多的,要比喻的話:PS3的CELL和X86處理器完全不同,但是IBM和SONY卻可以把CELL講的超級神奇,誰知道實際上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