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小壞蛋
SSD的組成主要是由Flash跟Controller,前著有三爽等大廠,後者比較有IC design house在作
要怎麼講投不投入,因為是不太相關的東西,比較有關的可能是切到Controller這一塊
但是主要成本Flash還是控制在其他人手上,想切進也很難@@"
傳統大廠也是挫著蛋,但是SSD也很難完全取代HD,HD可能會慢慢走向像磁帶機這類高可靠性的儲存性設備
|
磁帶進化到磁盤............,
磁帶的可靠性高,但必須在良好的保存環境下才能長久,
而且磁帶的搜尋超慢,只能用做大量資料的備份,
接下來是磁盤進化到SSD..........,
有可能照小壞蛋預測的方式進行,
在NAND的製程精進後,大體積大容量的產品會愈來愈常見,
目前看得到的小體積T-Flash都已經有16GB的大容量,
在可預見的未來,一顆3.5吋的硬碟空間放進2T的容量似乎不是難事。
接下來就是單位儲存成本的問題,
NAND還是占不到太多便宜,
但如果製程再進化,良率再提升,
難保價格不會急速下降。
我還蠻期待混合型硬碟的來臨,
硬碟一出廠就有兩個分區,
100GB的SSD再加上2T的磁盤容量,
拿來當系統碟就是超級組合了,
可惜的是,目前能同時掌控兩項產品技術的,
似乎就只有Samsung一家,
要我買三爽的硬碟,心情可是會一整個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