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ainthink
Power Member
 
rainthin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8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572
引用:
作者Weichung
沒仔細看原文, 但大略我看了一下...
這篇仍然是一樣, 純粹炒新聞, 而沒有太大的意義...
SPE拿來處理64bits float目前還是慢到爆, 目前快的只有16bits or 32bits的浮點
但如果拿這種東西去做科學運算... 其結果就是別人家系統模擬出來的房子, 保證100年沒事
, 使用32bits浮點模擬出來的房子, 模擬的結果保用100年沒事, 但實際蓋完可能隔天就塌了...

之前PS2也是炒新聞, 炒的誇張, 一樣是說EE可以裝到飛彈導航或是並聯拿來做核武的試爆模擬...
一樣的原因, 32 bits浮點精度不夠, 導彈本來要炸美國五角大廈的... 結果可能不小心打到自由女神像(當然, 這是誇張了點, 但我只是比喻)
另外一點, 也是目前的現況, SPE的浮點處理器, 我記得某些行為跟x87有相異
也就是就算都是64bits的浮點, 而使用同樣的C語言程式碼, 如果編譯器沒有特別小心處理的話, 編譯後執行的結果可能會差個十萬八千里...


閣下的分析在下非常佩服 因為不是純粹的攻訐
而是用所知道的理論來就是論事 就討論而討論

所以還蠻能接受您的說法的 不過就運用而言
那一位外國的博士主要是用在Linux系統上面
至於實際用到那方面的科學運算 也沒說清楚
所以這也等於打上了問號

對於超級電腦的定義而言 其實在維基百科也說得很清楚了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定義

不過還是感謝你的指教

引用:
作者Weichung
以今日的標準, 8台PS3並聯如果就足以稱為超級電腦的話, 那目前8台x86電腦, 每台都裝上1~2塊GTX 295, 再拿去並聯之後... 恐怕要稱為超級超級電腦了


也是沒那麼誇張 不過台灣倒是有一台 只是用更多GPU組成
台灣大學借重Nvidia Tesla繪圖處理器為台灣量子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發斬

引用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6&variant=zh-tw

通用超級電腦的型式
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

向量處理機器能為大量資料同時進行同樣的運算。

叢集式處理機特別建立連線處理機及記憶體的通信網路,非均勻訪存模型就是最常見的。最快的超級電腦就是使用這個科技。

商品電腦叢集使用高頻寬低延誤的網路來連線大量普通商品電腦。

根據摩爾定律及經濟規模,一個現代的桌面電腦比15年前的超級電腦有更高性能,皆因某些超級電腦的設計已經放在桌面電腦內。再者,簡單晶片的開發及生產成本比特意設計給超級電腦的更便宜。

超級電腦所處理的問題都適合併行化,當中減少處理單元之間的資料傳送量。因此,傳統的超級電腦可以被電腦叢集所代替。
----------------------------------------------------------------

不過這都是討論"超級電腦的定義而言了"算是有些偏離主題

回到主題 不過在下還是比較希望GPU由專業的ATI或是Nvidia
比較好 實在很難想像當GPU塞入CPU之後會是什麼情形

就製程來說 還是有所分別的 而且還有相容性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02-14, 12:37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inthin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