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OZHHC
大家翻譯字幕時,相信都是要讓觀眾能夠在「不懂該語言的情況下,也能完整的接受到作者與製作團隊想要傳遞的所有訊息」。不過真正想瞭解到一些背景知識的觀眾,畢竟仍是少數。實際上,「想讓觀眾瞭解更多的譯者」相信是比「想瞭解更多關於該作品中所引用之所有資訊的觀眾」還多的。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動漫會另外出一本所謂的「解說書」,內容雖然非常詳盡,但這類書籍賣得其實都不會多好。
一部作品中會出現的資訊多如牛毛,因為各觀眾的程度不同,註解的存在價值就會因此打了折扣。就拿你提及的,加註了一條「辛普森是美国著名动画“辛普森一家 ”的主人公」這條註解在畫面上來說,對於懂得人,相信是不需要註解的,一眼就看得出來。對於沒看過辛普森家庭這部諷刺社會的動畫作品的觀眾而言,這行註解會因此不具任何意義,因為看了還是不知道笑點在哪裡。有時候為了提供完整的註解,用掉一整頁的畫面解釋都不是不可能。舉例說明,十多年前有部動畫作品叫做「妖精姬」,劇中人�**蕈亶t度非常之快,最多同時會有四個人在講話,其中,還因為特定角色從頭到尾用一種日本罕見的地方腔調講話,所以隨時不是字幕塞滿畫面,就是註解塞滿畫面,對觀眾而言,除了壓力還是壓力。
另外,正版DVD的觀眾觀賞的設備多半是電視機,在電視機320x240的解析度下,字幕太小會不容易閱讀,因此限制了字幕可使用的大小。正版商沒有辦法決定消費者該使用哪種設備來看片,就只能在這部份做取捨。這也是正版代理商的出版品與Fansub最大的差異。
再者,的確,在電腦上透過播放軟體可以把自行縮到多小都沒問題,但觀眾是否來得及在有限的時間內看完字幕,就算看完,是否會來得及同時看完影片?這對觀眾而言都是一個考驗,對閱讀速度較慢的觀眾而言,也會帶來相當大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普老大指出「觀眾要看的是影片,不是字幕」這句話時,會讓我完全一改初衷,完全改變思考方式的主要原因。
以現實而言,Fansub也可以學習代理商的作法,雖然沒有附帶手冊,但也可以考慮把註解另外安排註解文件完整說明,或安排另一條註解字幕軌,讓有興趣的觀眾另外自行去打開來閱讀。如此一來,就可以讓觀眾各取所需了。
|
字幕里加注解,起码的度绝大多数人都会把握吧?所以像“有時候為了提供完整的註解,用掉一整頁的畫面解釋”这样不切实的情况的确是太过虑了。
以我前面举的例子为例,加一条(辛普森是美国著名动画“辛普森一家 ”的主人公)这样的简单注释,观众即使之前从来没看过听说过这部动画,但现在至少知道了出处何在,如果他认为有必要,可以再多花1分钟去google看看辛普森这个角色到底是长什么样的,这个选择权的主动性完全在于观众自己。但如果没有这条注释呢,观众看到类似的中文字幕时就会感到很无厘头,想试图去理解都会难以下手。要是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看完一部电影,字幕****现类似这样的盲点有4,5处,那种感觉一定是不太爽的。而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在进口片中并不鲜见。
一部作品中的资讯也许多如牛毛,但具体到台词字幕翻译中,真正需要作出注解的毕竟还是很少数。加上这些少量的注解的字幕,只会让大家在观看时更容易理解却不至于影响到任何视觉效果。以我的个人习惯,一般在kmp里看片子,都是把速度调快到140%的,也不会觉得字幕太长无法看完。而且在家里看片,就算偶尔一句话没有听仔细或者字幕错过了,也可以倒回去重看。anyway,对于带注释的字幕,如果有人真担心阅读量会过大的话,也完全可以选择不去看括号里的注解吧。比如像:
我的新上司长得好像辛普森先生(辛普森是美国著名动画“辛普森一家”的主人公)这句字幕,如果你本来就了解辛普森这个角色出处,看片时遇到后面的注释自然就会跳过不会对你有任何干扰,但换一个对辛普森这个名字本来一无所知的观众,这句小小的注释对他理解影片就可能很有帮助。
如果说要为了一部电影做一本字幕的解说手冊,又太夸张了,我相信现实生活中愿意为了欣赏一部电影先去读一本解说手冊的人还是极少数(特例当然是有的,比如Donnie Darko,要看懂该片就必须先去其网站上读其发布的“时空旅行奥义书” ,但这种情况通常只属于特例)。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看一部电影中途遇到字幕疑点时还必须停下来去找本手册来对照,显然远远不及在字幕中直接加一句简单注释来得直观便捷。
ps:如果真有哪位同学是像OZHHC兄这样对翻译字幕中带注释条深恶痛绝的,其实根本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诸如解说手册或注释字幕轨这么麻烦的招,我教一个最最简单的方法,下载字幕后直接用记事本打开字幕,花几分钟把带括号的注释条删掉即可。反正是文字字幕,删文字可比加文字要容易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