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OZHHC
過去當過兩屆澳洲昆士蘭大學動畫社社長的經驗告訴我,
以英文為母語的觀眾,看到中文字幕的出現會倒彈,
以中文為母語的觀眾,看到英文字幕會覺得礙眼。
兩者都精通,換句話說,對原文有自己見解的觀眾,看到字幕都會覺得礙眼。
字幕的出現本來就是為了輔助聽不懂的觀眾進而捨棄部份畫面的完整性換來的東西,
對於用不到的部份,除了累贅還是累贅。
以放鬆為第一優先的觀眾佔觀眾群的絕大多數來看,實在沒有太多的必要。(老實說,翻譯玩了八年,我還真的很少看到有觀眾真的喜歡看註解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昨天回文時有提到,可以建議參考部份正版商把註解寫在手冊,網站,甚至是他們自行發行的刊物上的作法,另外提供,就有機會滿足各種需求的觀眾。
|
就如同我所說的
有人完全不想看到註釋
有人想看到註釋(簡單解釋),不想看到那些長篇大論
有人想看那些長篇大論
有人看完了長篇大論還不過癮,還會自己跑去找資料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簡單)註釋額外加個字幕軌
另把較長的資料另外附檔,這樣就皆大歡喜
畢竟那些資料你們也已經找好了不是嗎?
畢竟就如同漫畫畫面旁的註釋一樣
有心看那些註釋的肯定比有心看後面一堆長篇大論的多
而且那種求知慾也只是一時的疑問
還沒有大到會因此看完作品後跑去看一篇論述甚至自己去找資料的地步
就如同用翻譯工具找解釋一樣
在網路看一篇文章時,如果看不懂某個詞
如果手邊有個工具可以即時顯示(如google工具列)簡短解釋其涵意那是再好不過的
但絕不會想陷入茫茫資料海中而久久才能回到本文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