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便是上機測試。
測試平台照片:
硬體配備:
處理器:Intel Core 2 Extreme QX6700 @ 3.6GHz 1.45V
主機板:華碩P5K Premium/WiFi(P35 + ICH9R)
記憶體:創見1GB DDR2-667 D9GMH * 2
顯示卡:鴻海8800GTS(G80) 320M
硬碟機:Seagate Cheetah 36G * 2、WD萬轉小暴龍36G * 1、WD2000JD 200G * 1
其他:12公分風扇6個,MCP-650直流水冷幫浦1個。
測試配備:
SANWA PC5000數位電表,以PC-LINK軟體跟電腦連線紀錄電壓歷程。
IDRC CP-230多功能交流功率測量器,測試待測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電壓(V)、電流(A)以及實功率(W),透過電壓及電流求出總功率(VA),並計算功率因數(PF)。
如何測試:
1.在接上電源未開機前,量測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耗用直流功率為1.75W。
2.開機進入作業系統五分鐘後,量測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直流功率為218W。
利用直流鉤表所量測出的各電壓輸出電流與功率:
3.於POWER暖機後,同時執行4個SP2004 CPU Stress Test、FurMark V1.5、Everest系統穩定性磁碟測試,每次運行十分鐘,總共四次,從處理器/主機板電源接頭量測各路電壓,紀錄各路電壓變化情形,並量測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直流耗用功率為427W。
利用直流鉤表所量測出的各電壓輸出電流與功率:
各路電壓變化及轉換效率結果如下表:
3.3V電壓紀錄圖:
5V電壓紀錄圖:
週邊裝置12V電壓紀錄圖:
處理器12V電壓紀錄圖:
結論:
效率方面,於218W輸出下,效率為84%,當升高至427W時,效率增加至88%。
輸出水準方面,3.3V與5V兩者的電壓在測試開始時僅下降1~4mV,在測試過程中幾乎無任何變動;週邊12V的變化亦僅有4mV,測試中表現同樣平穩;不過處理器12V端在測試開始/結束時,因為顯卡啟動與關閉,而產生了比較大的壓降情形,最大達60mV,在測試中輸出電壓僅呈現小幅升降,整體輸出品質相當良好。
噪音方面,雖然使用8公分風扇,但透過PWM控制下,比傳統溫控更為靈敏,啟動時幾乎聽不到風扇聲,風扇轉速會隨著電源輸出來調節,蜂巢網狀出風口也能有效壓低風切聲。
溫度方面,拜高轉換效率之賜,在所有測試完成後,電源本體外殼幾乎感受不到溫度變化。
優點:
1.良好的轉換效率與穩定的輸出品質。
2.線組隔離網固定部分處理質感佳。
3.8公分風扇也有靜音散熱表現。
缺點:
1.模組化接頭無防呆。
2.模組化輸出電路板的接線過於單薄。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