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內部結構介紹。
內部結構圖,為台達代工,採用雙主電路板設計,電路板與散熱片為黑色配色,分成輸入濾波/整流/APFC/輔助電源電路單元與功率級PWM/輸出整流濾波/控制部單元,結構相當緊湊。
使用的散熱風扇為日系Nidec Beta SL D08A-12PS3 八公分 12V 0.5A雙滾珠軸承風扇,轉速採PWM方式控制。
輸入濾波/整流/APFC/輔助電源電路單元電路板,交流在此轉換成接近380V的穩定高壓直流,並提供5V待命電源電力。
交流輸入端及EMI濾波電路,輸入插座後方加掛兩顆Cy電容,除了其中一個開關接點外均使用熱縮套管進行二次絕緣處理。
版上提供兩階的emi濾波電路,在輸入暫態突波電流防制方面使用NTC熱敏電阻搭配繼電器(褐色方形元件),於電源啟動後將NTC短路,可以避免NTC本身阻抗所消耗的多餘功率,影響到電源供應器的效率。
APFC電路區,輸入交流經過固定在散熱片上的橋式整流器整流後,再經過APFC電路調整、修正功率因數,便提升為接近380V的穩定高壓直流,所以除了使功率因數可以接近1以外,還可達成全域(Full-range)交流輸入能力。
APFC輸出電容,因為高度限制,使用兩顆較矮的日系Rubycon MXG系列450V 390uF 105度電解電容並聯,達成所需容量。
APFC控制迴路與輔助電源控制迴路直接安裝在主電路板上。
輔助電源電路,整流元件有獨立的散熱片設計,輸出端電容使用日系Nichicon 105度電解電容。
功率級及整流濾波輸出電路板,用來轉換各路所需電壓輸出。
功率級PWM功率晶體,將APFC輸出的380V直流轉換成高壓脈流後,輸入至左方的主變壓器初級繞組中。
固定在散熱片上的整流元件,將主變壓器次級繞組輸出電壓進行整流。
主12V輸出系統是採用傳統SBD(蕭特基障壁二極體)多顆並聯進行整流,3.3V/5V DC-DC VRM使用的副系統則使用MOSFET組成的同步整流系統,以減低整流壓降及提升效率。
由大量電感及電容所組成的二次側濾波輸出電路,偵測溫度的熱敏電阻固定在散熱片上。
12V輸出回路使用的四組分流器,將12V分割為四路,並偵測各路輸出電流,透過OCP電路進行保護。
3.3V/5V則是透過獨立的DC-DC VRM(直流-直流電壓調整電路),除可維持3.3V/5V的穩定外,還可避免各路輸出負載不均時造成彼此拖累的狀況。
DC-DC VRM的散熱片,透過銅片與整流元件散熱片連結在一起。
電源管理電路子板,使用台達自製電源管理IC搭配運算放大器比較電路,進行各路輸出OVP、UVP、OCP、SCP、OTP等保護,當發生異常時可以保護用電裝置以及電源自身的安全。
模組化接頭輸出電路板,雖只有輸出四個接頭,不過連接線感覺略顯單薄。
二次側輸出端電容使用Nippon Chemi-con日本化工KY/KZE/KZH系列105度電解電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