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nightowl
不好意思!這個部分小弟不太懂!所以想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請教!
如果安裝T16塔柱的地質有問題的話,那麼算出來的數值是否是正確的呢?
謝謝! 
|
一般 土壤 限制比較嚴 必須在建造的構造物下鑽孔 差10幾米也許就會有些許差異
而岩盤的形成通常屬於大區域的形成幾公李甚至幾十 幾百公里 都有可能 (扯到岩化 風化 地殼變動 擠壓成.山 谷 而造成層面 斷層 又因大地應力形成 節理 葉理 再說下去說不完了
以前在某大學兼課教岩石力學時一堂課還可拿幾百 在這打嘴砲 卻沒

)
像是台灣 南部屬沖積層 沙 比較多 水位也高
工程上比較容易碰到液化 問題
中部以北到林口屬礫石層
台中的又比較不同較大 承載力 開挖垂直度都相當好 但也因為石頭顆粒較大
一般擋土牆較難施工 一般是用人工挖掘擋土柱工法(當初看到有些學結構的在台中的案子設計連續壁 或鋼板樁 差點暈倒)
其他地方使用衝擊樁作的擋土排樁 (我以上說的是一般性特殊案例不包括 不要有人又拿特殊案例來打嘴砲)
而岩石 在台北 松山和北投又不一樣 松山 地層說實在有點複雜 但我現在假設都是以 最差的岩石狀況來計算(沒有地質資料)
在設計過將近50個案例中 的確有時並沒有確切的地質資料 但台中到林口那段沒切確資料我也感很有把握的設計
而貓纜 據說是引用75米之外的鑽孔來設計 如果是以最保守的狀況下設計 不是不可以
用在一般不太大的工程我的經驗是沒問題 但這種國家級的工程 如此做法卻難以想像 所以之前我的發言也覺得這部分有點扯
話說回來 相關資料有人可以提供嗎?
雖說在這 認真就輸了 (所以我不再回應對我的攻訐) 太累了
還是看有沒人可以提供資料 我們把他算完 用資料來證明
也可請不管是波士頓的 還是哪裡的教授 來檢查看看 我們算的有沒依據
又要離開一下 有空在上來(信義戶政事務所服務快速又好 讓我節省不少時間還可抽出空檔來這打嘴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