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無辜
有提供新照片
依墩座 ****的情況看來 也許當初設計應該 先把基座附近 有潛在崩坍危險的地區先挖除 再做好 水土保持(如地錨 土釘 噴漿等) 再行施工
另一個可能 是地質鑽探不實 落柱的地方 岩心品質 高估 所造成 依圖片看來 墩座側向位移因為已無束制 側向位移量 可能會
高出預估
但也許不是甚麼太大的問題
畢竟纜車 的荷重很小 與一般橋梁不一樣
考量纜車的 微小荷重 也許側向載重根本不在考慮之列 安全根本上沒甚麼問題
也許墩座底部的基樁 打得夠深
只是在感官上 讓外行人一般民眾覺得有危險
也許這是設計單位堅持在當地補強(其實無法補強 做做樣子而已)
不過沒有相關資料 一切只是猜測 也許真的只是虛驚一場
|
有議員已經取得相關資料發現,當初規劃只有兩座墩座有做環評與水保
,其他都沒有,才一年就塌一座了,那其他幾座應該也快了,所以你的猜測
是太樂觀了,事情沒有想像中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