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構造一覽,560W機種。
660W機種。
760W機種。
860W機種。
四款機種一次/二次側功率元件、電感/變壓器、二次側電容上料幾乎相同,只差在APFC電容容量及12V分流器數目。
推測是以限制一次側OPP與二次側OCP來控制功率輸出。
560W/660W機種使用的Sanyo Denki San Ace 120 9GH1212M402 12C 0.13A風扇,最高轉速1950RPM,最大風量58CFM。
760W/860W機種使用的Sanyo Denki San Ace 120 9GH1212H402 12C 0.31A風扇,最高轉速2850RPM,最大風量88CFM。
兩款風扇均為菲律賓製造。
外殼結構紮實,接近箱型結構,可避免共振現象,內部以絕緣膠片覆蓋,可避免電路板與外殼間因異物而短路。
交流輸入端使用High & Low出品的一體式EMI濾波插座,在大風扇機種內少見到這類設計,且各線路與接點都使用熱縮套管進行二次絕緣加強處理,避免意外短路。
電路板一覽,為了放下2.5公分厚的12公分風扇,所有元件的高度都受限,比起之前八公分機種的可用空間是縮小不少。
後方敷錫加強處及焊點做工也不差。
主電路板交流輸入端,使用可拆卸式端子,輸入保險絲同樣也使用熱縮套管包住,綠色圓餅物是NTC熱敏電阻,其後方黑色方形物是繼電器,前者是用來改善通電時電容充電瞬間的暫態電流,而繼電器是在電容充電完成後,將串聯於電路上的NTC熱敏電阻短路,功能是避免造成電源運作時的功率損失,可提高整體效率。
電路板上第二階EMI濾波電路,加強雜訊隔離與過濾,左方的橋式整流器加上兩片散熱片,協助排放運作時產生的熱量。
輸入交流經橋式整流進行全波整流後,便進入APFC(主動功率因數修正)電路,前方APFC電感以絕緣膠帶包覆,PFC與PWM控制電路板包在黃色的隔離套中,可避免雜訊干擾問題。
因為空間受限,APFC輸出電容使用三顆同耐壓同容值電容並聯。
560W/660W機種使用的是Nippon Chemi-con KMG系列420V 150uF 105度電解電容,採三顆並聯。
760W/860W機種則是三顆Nippon Chemi-con CLA系列420V 180uF 105度電解電容並聯。
隔離套下的APFC(右)/PWM(左)控制電路板,新巨並非使用常見的CM68系列整合控制器,APFC電路採用ON半導體NCP1653A 67KHz CCM PFC控制器,PWM電路採用同家的NCP1280主動鉗位電壓模式PWM控制器,主動鉗位可讓開關晶體承受較低應力、減少損失、提高任務週期與效率,峰值電流降低,以更小的變壓器及二次電感輸出相同的功率。
這裡的結構與GP2採用的相同。
一次側主開關與副開關驅動電路,位於散熱片後方較大的是主開關,使用英飛凌SPW17N80C3,前方較小的是副開關,為富士電機FQPF3N80,四款機種使用相同規格的功率元件。
主要變壓器(左)與輔助電源電路變壓器(右),前者負責將一次側功率傳遞至二次側輸出,後者於電源供應器接上電源後,持續供應5V待命電源。
由四顆IRFB3307 MOSFET構成的同步整流器(Synchronous Rectifier),進行變壓器二次側繞組輸出整流。
二次側輸出濾波電路用環形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