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u2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25
搞消費券還不如把那筆錢拿來平抑物價
(更重要的是要有魄力去查辦烘抬物價的奸商!)
消費信心不足,說穿了主要就是物價高漲和不確定性太高

比如說一家有5萬月收入,2萬拿去繳房貸,剩三萬是生活費和雜支及急用預備金
當物價太高的時候,生活費可能就吃掉1.5-2萬,能拿來花的雜支和存的急用預備金就少了
當能存的錢少了,物價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往上飆;誰敢挪用存款?
而且物價越高,存款的應急能力越低
比如說物價低時5萬拿來吃飯可能可以吃半年;物價高時5萬能不能撐3個月都有問題
因意外無法工作、中年失業等等風險就會促使民眾竭力存錢
能用的錢少了,又有一股推力去促使民眾存錢,那麼花在娛樂、享受等的雜支
自然就被壓縮了......試問這樣消費力怎麼會高,景氣怎麼會好?

相反的,如果物價低廉,生活費的支出少;相對存款的應急能力也會越強
這時候存錢的動機和必要額度就低,每月收入能用在雜支的也會多出來
甚至於民眾也進一步敢動用存款在非必要性的消費上......
這樣消費信心還會低?景氣還會差嗎?

說到底,政府放火最會(油電亂漲,導致物價飆漲)
救火無能(搞關稅減免圖利廠商,結果大宗物資不動如山;菜價飆漲兩手一攤)
救不了就一人發一塊冰(消費券),跟你說:這樣就不會熱了
冰溶完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溼焉
孫子曰:以下溼對上溼
姑蘇慕容:以彼之溼,還溼彼身
舊 2008-11-26, 10:29 PM #1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