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外匯存底
瀏覽單個文章
sazabijiang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8
引用:
作者chyx741021
之前好像有看到台灣外匯存底多,代表台幣匯率被過份低估?


首先要了解貨幣的定義。簡單的說,各國的貨幣可以想成是「外國人對該國勞務求償的憑證」。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持有100美元的時候,你就可以叫美國人(或者接受這張美元的人)對你提供價值100美元的勞務(或者商品,以下同)。

在正常的世界,某A國持有越多B國貨幣,代表A國努力生產並賣給了B國,將來A國的後代子孫,可以對B國請求越多的勞務。

但是這是一個不正常的世界(咦?之前好像也說過一樣的話..),美國人過去嚴重的透支了未來的生產力--大量印製美金,而且與黃金脫勾。

也就是說,原本每印1元美元,就要有相當於1元的黃金準備,但是後來這項規定被拿掉了,於是美國政府大量發行公債(卯吃寅糧,現在的人的享受,是未來子孫的歲收),並以之當擔保,發行了大量的美元。

於是美金相對於黃金就貶值了(美元的購買力,從1971年到現在,降低了95%,你可以想成是黃金貴了20倍。),對其他國家的貨幣也貶值了,也就是他國貨幣升值。

升值對以進口為主的國家有利,因為本國貨幣購買力提升了,但是對於以出口為主的國家不利,因為形同持有的「請求權憑證」貶值了。

舉個淺顯的例子,日本人自二戰之後努力賺了大量的美元,把美國許多企業打得哇哇叫,結果日本被迫對美元升值,從以前的150到現在的100,龐大的外匯存底變得沒有那麼值錢,相對就是美國人賺到了。

台灣也從1:40到現在一度1:26,東南亞各國差不多都遭受過同樣的慘劇。

該回歸本板的宗旨,辛辛苦苦的賺美元,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價值!
舊 2008-11-23, 09:38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zabijia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