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xel_K
小弟是認為,桌上型電腦設計硬碟讀寫頭停在停駐架上是比較正確的做法
早年(大概是DOS~WIN98年代),
硬碟讀寫頭損壞或第0軌損壞不算是少見的案例
讀寫頭停在停駐架上,等碟片轉動到一定的速度後,
讀寫頭移到碟面產生的撞擊機會應該會很少
1.讀寫頭停駐架有設計緩降波道,在達到碟面前
讀寫頭與碟面已經是在適合的間隙
2.達到一定的轉速,碟面所形成的氣流會使讀寫頭漂浮在碟面,而不會撞擊
如過讀寫頭最終停駐點在碟面上(不管是第0軌還是內圈),那每次的啟動,在臨界轉速,
讀寫頭浮起前,讀寫頭會持續摩擦碟面,
當然,材料進步也是可以使讀寫頭壽命更長
但是,這樣的設計,如果是硬碟是給伺服器使用,
那完全沒問題,因為伺服器停機的機會很低,而硬碟本來也就是設計來24小時運作
但如果是桌上型電腦,那我不免懷疑
為了"壽命"考量,希望硬碟過了保固後不要撐太久
至於前面網友提到的焊球接點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