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您的住址: 楓葉與霜晶的華爾滋
文章: 1,862
|
--2008/11/16 10:29 【中國時報 朱芳瑤/專題報導】
中研院史語所生物人類學者王道還說,隨著社會超高齡化,年輕人的負擔將愈來愈重,這是必須面對的事實,各級學校更有告知年輕人這個冷酷事實的義務。但目前的討論方向,似乎都針對老年人設想,如延長退休年齡,年輕人卻不知社會高齡化的嚴重性。
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指出,15至64歲工作年齡的青壯人口,扶養65歲以上高齡人口的比率(即扶老比),將自2006年的7.2:1,降為2026年的3.3:1,到了2051年更降為1.5:1。
這表示,到了2051年,每1.5個青壯年,就得養1個老人,這將造成社會極沈重的扶養負擔。另一方面,少子化讓家庭成員數逐年減少,老年人口的照顧及扶養已難全由家庭承擔,政府及社會的支援勢必得適時介入。
根據健保局統計,2005年全民健康保險對象中,老年人口僅占10%,卻消耗了總醫療費用支出的30%。王道還說,足見高齡社會對政府財政的沈重負擔,若不善做規劃,政府不無難以為繼的可能。
王道還表示,現在進入大學的年輕人,到了2051年,處身於老年人口比例逼近40%的超高齡社會,「這些年輕人領得到退休金嗎?他們的晚年有什麼保障?這是我們的社會必須正視的問題。」
「年輕人要承擔的,絕對比我們這一代還要多、還要嚴重!」他無奈地建議,年輕人應好好用功,自我充實,讓自己更優秀,好為自己的晚年掙得更穩妥的保障。
王道還也指出,對他個人來說,公開演講,即是創造共識的第一步。
----------
昨天剛好也轉臺到新聞挖挖挖看一下.104的公關又出來放話.公司把工作給你是天大的恩惠.只有做到死才能報答公司的大恩.人生就是持續不斷的工作.唯有工作才能彰顯人生這類的論調.現在連啥有的沒有的責任都丟給年輕人.這些既得利益者吃乾抹盡進棺材啥事都不管.尼特族本身固然有錯.但時代與這些人沒錯�
我很想問這些人
1.整天埋首於工作.休假也ON CALL.妳的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2.只會工作.家庭對你們的意義是什麼?一台ATM嗎?
-我不知道這些人下了節目或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會不會想.我的生命是不是一個空.還是已經催眠自己我已經在永無止境的工作中取得了人生的全部.物極必反的道理.總會以各種方式顯現.畢竟有力就有反饋.能量不滅.
我相信她們會反過來問新一代?妳們要的生活是什麼?在我們眼裡不過是逃避與懦弱的表現.工作與生活必須兩者兼顧.只是社會發展已經畸形的變成工作必須是生命的全部.這是現實.要接受.
想一想這些牢騷.有時真的很矛盾.很幼稚.很莫可奈何.卻又如此的無力.難怪我朋友說.這年頭還是選擇當寵物(奶油犬?)或是當公務人員才是最佳的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