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igmalp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32
引用:
作者davelee
1. 是日本歌手,不是日本樂團。
2. 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代表會主席一方面基於對繼子的關心,希望能藉由組團表演激勵阿嘉,另一方面基於對地方的熱愛,希望地方上的活動不要只有外人表演。這出發點很良善啊。代表會主席正好自己有點勢力,趁機施壓達成目的。哪裡不合理了?

你是把現實跟電影搞混了吧?「電影裡」哪裡有「記者追查,在戶政事務所找到了地址」?在電影的故事裡,這個地址是找不到的。

阿嘉不懂日文,但透過懂日文的人明白了情書的內容。

女主角本來預計要回日本(不能跟男主角在一起),所以對於情書作者的心情是有感觸的,因此她希望男主角把信送到。讓60年前的一段愛情有個結果,這是一種移情作用。

男主角後來要女主角「留下來,或我跟妳走」,也是受到情書的影響。不要讓60年前的遺憾,在現代重演。

或許情書寫得不夠感人,或許導演對愛情的刻畫不夠細膩。但情書與男女主...



我看了兩次
第一次覺得有趣,是台片的佳作。
第二次細節看仔細,整片思維完整合理。
所以樓主的論點是他的偏見。

阿嘉不是職業郵差,是茂伯受傷趕鴨子上架的代工
以失意的人所表現的工作態度,如此而已。電影無須做道德批判。
舊 2008-11-16, 02:11 PM #1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gmalp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