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code_hard
房屋跟其他動產的本質不一樣 他有兩個特性 一是排他性 一是必須性
排他性指的是房屋必須建在土地上 而都市土地的土地是有限的 台北市就這麼大 你在這塊地上蓋了房子其他人就不能蓋了 整個台北市的總房屋數不會在短期內有太大的改變 跟車子不一樣 車子理論上可以無限制的生產 甲買了車子並不會影響到乙不能買車
第二是必須性 食衣住行是人生活的基本需求 我可以不看戲 不出國遊玩 但是不能不吃飯 也不能沒有地方住
基於這兩個原因 所以用第二間房屋抽重稅的方式讓這些屋主釋出這些本來就稀少的房屋 讓這些房屋可以讓真正有需要的民眾得到 滿足他的需求
好像美國也是這個做法 請版上了解的先進補充
|
好像美國 不是這個樣子, 因為我認識一位從澎湖過去德州40多年擁有8棟房產, 生活勤儉的老澎湖人.
就如你所說, "食衣住"也是人生活的基本需求, 那請問你要多少比例的人在"食衣住"方面出現無法滿足時, 開始"對食衣住的第二件抽重稅"?
房子就像車子一樣, 有貴的也有便宜的, 房子有上億的豪宅, 也有數十萬的套房; 車子有上千萬的名車, 也有數萬塊的二手車. 就看你要如何選擇.
我也是從一家三口租房子(套房), 到買套房, 換公寓, 換透天, 一步一步慢慢來的. 別跟我說只有台北新竹有工作機會, 那其他地區的人是靠什麼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