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之前在二高部分試了一下加速和穩定,
加速部分有發現一個很奇妙的狀況,
以出收費站來說,以手排模式拉到5500手動換檔
(6000自動斷油,停滯時間約1~2秒,看當時右腳的角度),
可以感覺到扭力一直是最大輸出(如果右腳角度大,還可以聽到前輪小燒的聲音

),
到了四檔以後,會有明顯的扭力下降,但是加速會很順暢
(轉速表在2檔以後要持續在3500~5500間跳動),
大概表速到了200以後,你可以發現就算是在二高側風很大的地方(快到關西前的那兩大座橋),
車身還是穩穩的,就算切車道也不會有前幾代虛虛晃晃的三條線狀況
(妙的是副駕的妹還在喝她的奶茶

),
小弟猜可能是因為四條胎和車重的關係吧,
大概5檔放一半油門上六檔以後,高速巡航的感覺就像是市區順順開:穩,但是蠻吵的(國產車咩

)
目前心得:
加速部分等換了5W40試過以後再作報告,目前有朋友換了以後效果不錯,還有一位直上0W40

,只能說他心臟夠大人夠狠
外觀套件有請朋友問日本商家,得到的回應是:要重挖孔+換燈具,後面要換要連行李廂蓋一起換

,
懸吊部分算OK,因為現天不足(前驅),所以高速過彎屁屁總是會小扭一下,久了就習慣了

,
(好懷念推頭+過度的感覺阿

)
之前有朋友說想要一齊去改主動HID,不過考慮到台灣常下雨+山路霧茫茫,所以也放棄,
定速+含多路按鈕介面價錢還沒談攏,不過電子汽門有定速真的會比較好(右腳比較不容易累),
座椅包覆和支撐算優良,不過玩得稍微激烈一點,副架和後座會受不了(廢話,他們又沒含多路可以抓

),
但是以長途駕駛來說(台北--彰化,6小時晃完台北--宜蘭--北橫--台北),沒有腰酸背痛的感覺腳很痠到是真的

,
整體來說,這台車以他的售價來說算含值回票價的,只要你能夠認清你買的是一台國產組裝車,
其實他的優點遠大於他的缺點,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囉
不過小弟的老爸老媽總是嫌他的隔音不好,
現在正在看新A4(3.2)和大五d,F牌的大M因為隔音跟現在這台隔音差不了多少,也就直接淘汰,
MB的CDI目前還是持觀望態度,因為改得太快了

,
不過家裡的另外一台應該會選大扭力後驅的吧

(***長你懂的!!)
抱歉,上一篇打錯,三代CVT還是手自排,不是自手排(跟朋友借玩海神牌GT以後就忘不了自手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