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第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讓大家看極限測試(也沒那種預算可以作這種事

),
主要是有些4870x2的使用心得想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遊戲主要只有測試Oblivion。
小弟的相機壞了,所以沒有顯示卡的照片可以跟大家分享,這邊先跟大家說聲抱歉
反正就是公版卡,只是風扇上面的圖案各家不同

PowerColor的4870x2算是同級產品價格比較低廉的,再加上還沒在PCDVD上面看過任何保固方面的問題,就選擇這張囉。
盒子裡面除了顯卡之外,就是一片光碟、Crossfire連接線、PCI-E 6-pin轉8-pin的轉接頭、
還有一個不知道是不是av輸出的轉接頭。
測試環境
CPU: Intel Q6600 @ 2.4GHZ
主機板: 技嘉GA-EP35-DS3
記憶體: Patriot DDR2-800 2GBx2
舊顯示卡: 技嘉 3850 512MB GDDR3
新顯示卡: PowerColor HD4870X2 2GB GDDR5
電源供應器:技嘉 Odin pro 800W
機殼:不知名雜牌機殼3大4小
作業系統: Windows XP Pro 32bit
顯示卡驅動程式版本:ATI Catalyst 8.9
畫面解析度: 1440x900 4xAA 16AF
Oblivion主要測試三個地方,野外、城內、建築物裡面,小弟找了三個FPS最低的地方。
主要是測試ATI 3850 512MB GDDR2換成4870x2 2GB DDR5之後的FPS變化。
小弟只有把遊戲內選項調到最高,但是Oblivion.ini的選項並沒有調到最高。
小弟一直認為即是到了2008第四季了,Oblivion仍然是測試系統極限一個很好用的遊戲。雖然不掛任何mod,又不開AA和AF的話,現在的中階電腦就能跑的很順了。
不過這個遊戲一旦開了4xAA和16AF,視距調到最遠,掛上材質和LOD的mod,即使是目前的高階電腦依舊會跑得很喘。
網路上面有人提到他使用Q9450+4870,掛了Qarl's Texture Pack 3和一些高解析度材質mod之後,
Q9450+ATI 4870在1600x1050的解析度之下只能跑30-50 FPS。
如果在加掛MTAEVWD這個mod的話,fps會掉到2-23。
http://planetelderscrolls.gamespy.c....Detail&id=2420
首先是野外雜草樹木叢生的地方,3850的FPS是
23-24

換成4870x2之後,FPS為
73-74,有大幅度的成長。
再來關閉Catalyst A.I,只剩下單顆4870在跑,FPS仍然有
45-46,還是有將近3850兩倍的FPS。
這個場景可以充分感受到4870x2的威力
由於4870x2的擷圖跟3850一樣,小弟為了節省頻寬,就不貼圖了。
再來是Cheydinhal這座城內,3850的FPS是
17-18

換成4870x2之後,FPS仍然為
17-18,居然沒有改進,Catalyst A.I不管是開啟或是關閉,FPS依舊不變,看來可能是遇到CPU不夠力的狀況了
這個場景雖然畫面上看不到很多人,事實上在遊戲的可視距離內,可能有將近10個npc在晃來晃去,各自有各自的作息。
最後是Bravil的Mages Guild,3850的FPS是
20-21,擷圖顯示FPS 25是因為有NPC離開房子了。

換成4870x2之後,FPS為20-21,也是沒有改進,也一樣可能是CPU不夠力...
這個場景大概有5-6個npc在房子內
小弟試著整理一下:
代碼:
CPU 2.4G+3850 CPU 2.4g+4870x2 CPU 2.7G+4870x2
野外 23-24 73-76 74-78
Cheydinhal城內 17-18 17-18 18-19
Bravil法師公會 20-21 20-21 21-22
由上面測試可以得知,Oblivion這個遊戲不只是單純吃顯示卡能力而已
CPU速度也非常重要,尤其是npc多的地方影響更大
可惜的是四核心似乎沒有任何幫助...
而且cpu多了300Mhz,FPS也才多1而已,更讓我不知道問題到底是不是出在CPU
------------------------------分隔線------------------------------------------
接下來是小弟的4870x2使用心得:
首先是關於卡本身的長度,並不是網路上面流傳的跟其他Nvidia高階顯卡例如GTX 280一樣的10.5吋(267mm),而是10.75吋(274mm)。
我的機殼的PIC-E到硬碟架之間有10.6吋,原本以為剛好可以安全的放進4870x2,
沒想到收到卡之後實際用尺去量,光是PCB長度就已經有10.75吋,而這還不包含鐵片的部份...
幸好我的硬碟架可以拆卸,不然就糗大了。
對於機殼長度有疑慮又想要買4870x2的網友,恐怕得事先做好機殼長度的測量才行,至少要能確定硬碟架可以拆卸下來,才能安心購買4870x2。
第二個想要提的是,顯示卡本身的重量重達1.94公斤,主機板承受這麼重的重量,長期下來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影響。
第三個想要提的是,這張卡真的很熱情,主要是bios預設風扇轉速好像是根據GPU的溫度在做變換,溫度似乎都固定控制在81-85度之間。
系統閒置/處於2D狀態的時候,GPU-Z顯示風扇轉速是116x,GPU溫度是81-85度之間,聲音其實比Intel Q6600原廠風扇還要小聲。
系統進入3D模式的時候,GPU溫度很快會破85度,這時候風扇速度會漸漸攀升。
根據GPU-Z的log可以看出,顯卡處於3D模式的時候,風扇轉速並不會固定,
某些GPU比較吃重的場景,GPU溫度攀升,風扇速度也會跟著調昇,小弟記得有看過最高到3千多轉的情況。
等到轉換到GPU比較沒那麼吃重的場景,GPU溫度開始下講,風扇速度也會跟著下降。
總而言之,4870x2的風扇似乎只把重點放在把GPU的溫度壓在90度以下,但是又不會讓它低於80度。
另外就是顯卡後方排出來的熱氣真的會燙人,即使開了冷氣加上系統閒置的時候,
也是一樣會燙人。不知道這樣對主機後方各式各樣的接線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還有主機板的系統溫度有52度,我記得之前還在用3850的時候,好像只有4x度,不知道是不是受到4870x2的影響。
第四點想要提的是,小弟一開始安裝驅動程式,是安裝光碟內附的驅動程式,後來改裝8.9的時候卻遇到Control Center開啟不能的問題。
後來只好先用regedit把舊的驅動程式所有相關的registry給刪除掉,才能正確的安裝好8.9版的驅動程式。
討論版上常常看到網友在抱怨ATI驅動程式很爛,可是又有些網友說ATI的驅動程式很好裝,跑起來也很穩。
其實大部分出問題的地方都在舊版的registry沒清乾淨...
每次安裝新的Catalyst,安裝程式都不會自動把舊版的registry給清乾淨,不知道為什麼ATI為什麼會選擇這樣做。
registry不清乾淨的好處是,每次更新驅動程式版本,可以直接套用使用者原本的顯示卡設定,減少使用者重新設定的麻煩。
可是缺點是有時候太久沒更新,驅動程式有不小的變動、或是新換的顯示卡跟舊的顯示卡的架構差距過大,蠻容易出現驅動程式安裝出現瑕疵的狀況。
所以小弟每次安裝新版catalyst,都會先用regedit尋找任何含有ATI的機碼,把他們刪除掉(注意不能刪到HDMI的部份),然後再安裝新版catalyst,
這樣幾乎每次安裝過程都順利無比,而且新版驅動程式和control center使用起來也都很正常。
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利用driver sweeper這類的程式把舊版驅動程式給完全清乾淨,然後在灌新的驅動程式,這樣是最穩的了。
另外小弟對於8.9版的驅動程式也有詬病,目前Catalyst 8.9版的驅動程式,
4870x2在視窗模式底下跑的時候,GPU/記憶體的速度跟2D模式一樣維持在500/500,
更慘的是Crossfire不會開啟,這樣害我都不能在視窗模式底下玩遊戲...
偏偏Oblivion只要alt-tab跳回桌面在跳回來,程式都會掛掉
第五個想要提的是,PCI-E 2.0的顯示卡確實可以順利的在PCI-E 1.1上面跑
小弟的GA-EP35-DS3已經裝過ATI 3850和4870x2這兩張PCI-E 2.0的顯示卡了都可以正常的使用,只要電源供應器夠力就行了。
至於PCI-E 1.1或是2.0對於效能方面是否有影響,底下有兩個討論串可以作參考:
http://forums.amd.com/game/messagev...&threadid=99015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0,1915-12.html
根據Tomshardware的說法,只要遊戲的材質容量不要超過卡上的記憶體,遊戲的fps就不會受到PCI-E速度的影響、或是影響極其微小。
小弟的3DMark06分數只有13700左右,看來效能的確是被CPU綁住了,不過可能跟PCI-E 1.1無關。
我知道我的分數很難看
不過小弟有上Futuremark網站查詢,只要是C2D或是C2 Quad的CPU核心處於2.4G左右,3dmark06都大概只有1萬4左右,不管是PCI-E 1.1或是PCI-E 2.0的主機板都一樣。
3G左右的CPU搭配4870x2的話,3dmark06的分數也都只有1萬7左右。
想要3dmark06有兩萬的分數的話,只有CPU衝到4G左右的系統才能達成。
第六點,ATI 3850和4870x2,開啟了v-sync之後,在Oblivion裡面會有一點點滑鼠延遲的問題,雖然可以調高滑鼠游標移動速度,可是還是會覺得怪怪的。
網路上面流傳的調整Flip Queue Size這個方法我試過了,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關掉v-sync之後才能有順暢無比的滑鼠游標,
可是這時候又會有畫面更新速度不一的問題,造成畫面些微的扭曲感。
最後來張角色特寫,由Breton慢慢調整出來的,掛了HGEC、Hi rez skin for HGEC、Soya 4 hair packs、Dancers clothes L H for HGEC等mod。
小小結論。想要衝4870x2的網友們,小弟建議還是先把cpu衝起來比較好

3G以下的CPU來推4870x2,成績大概都不會很好看,除非你能確定你玩的遊戲
CPU吃得比較沒那麼重,那就另當別論。
小弟還在找我的系統影響4870x2表現的相關資料,一有新的進展會在跟大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