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dsmt
其實是你們太看得起韓國了,韓國電子業的技術研發能力比台灣差得多,台灣光派出聯發科就電爆所有南韓 IC 設計的總和,南韓怎麼跟台灣比?
不要再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不過韓國品牌打得不錯是真的,但我懷疑台灣本身有哈韓情結,韓國電子產品才會在台灣能見度那麼高。
不然以品牌電腦市佔率,Acer 是世界第三,三爽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台灣是比不上美國啦,但在世界上舞台上,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糟糕。
今年 BSA 的 IT 競爭力排名還是世界第二哩,僅次於美國,其中研發環境的項目更是世界第一。
只是很多人以為台灣只有鴻海這種代工廠而已,以為鴻海就是台灣的代表,其實鴻海只是比較大而已,沒資格做為台灣電子業的代表(說台積電還差不多)。
|
我無意反駁你的意思,只不過我不認為台灣有哈韓的情節,
每個論壇的討論者大多用否定、諷刺的語氣討論韓國事物,怎麼會有哈韓情節?看前幾頁網友貼的雅虎那篇新聞報導的支持度,就知道至少在網路上的網友,對於韓國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
奇怪的是,看各個手機討論區,大多數人一邊罵韓國,一邊用三爽or幸運金星的東西,一邊用,一遍罵會當機,下次絕對不買.....
另外,對其他國家的消費者來說,鴻海的確是遠不如雙A的品牌。
但世界第一的EMS廠的實力的確不可小看他(我記得2007年好像是世界第一,有錯請指正)。至於台積電,也是代工。
但反過來說,台灣從2000年之後,台灣的各個有實力、有競爭力的企業到底在幹什麼?明明2000年前三爽、幸運金星等公司在世界其他國家默默無聞,反而是比MIC更差的等級的公司,至少Acer名氣當時大於三爽等,但現在2008,單以市場價值及品牌價值而言,三爽和幸運金星已超過台灣眾多公司
美國商業週刊公布2007年全球百大品牌,可口可樂七度封王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analysis/pat_A097.htm
這不經讓人疑問,這些年來,台灣這些廠商到底在幹什麼?
說聯發科人才技術強,這是事實,但為什麼這些人才甘願只做別人家的vendor,而不想創造自己的品牌,反過來叫三爽當作聯發科的vendor?台灣各個大企業的VISION在哪裡?之前Benq果敢買下Siemens手機業務,我真的很佩服Benq的勇氣和遠見,雖然現在Benq結果頗糟糕,但不能否認Benq「曾經」給歐洲那些自大的國家一個宣示:Benq來自中華民國台灣,Benq買下當時世界第四大的手機廠。各大廠商:如DELL/SONY/Philips/各大手機廠一天到晚找代工廠costdown,何時才能擺脫這種被剝一層皮的賺錢方法?
最近HTC異樣突起,真的讓人佩服,但除了既有成功之外,請持續發展更吸引消費者目光的產品。不妨想想,全世界的手機廠正準備做,或是已經做完了和你HTC相同或類似的東西。
說我是唱衰也好,我真的覺得台灣的廠商真的需要考慮「全球化」的發展,尤其是品牌發展。消費者不會知道聯發科(玩股票的例外),他們只知道:喔這S牌DVD不錯,喔這N牌大陸山寨機不錯,結果都是用聯發科的IC。
不過話說回來,我也只是一張嘴在嘴砲而已 ,嘴砲並不能改變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