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雷火豐
拿25ppm標準檢測兩天,不會讓市面上的食品都含到25ppm
拿0.005ppb作標準,也不會讓市面上的食物馬上都變成0.005ppb以下
危機初期,首要的是把含有高濃度的有毒物質撤出市場
因為它的嚴重性(severity)最高
再次強調
檢測率(Detection rate)對風險管理而言,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我用一個假設的25ppm ,2天內達到95%檢測率,
和標準加嚴,但是檢測率降低的作法比較,
來說明標準一開始就很嚴,不一定會對降低風險比較有利
尤其在發生率(occurance)很高的時候
|
這位網友
您說的風險管理的確是較理想的
不過最近那麼多關於中國、主權的問題顯示
我們的區政府,對中國的問題只要能蒙混過關,就不會再自我加強了
奧運被吃豆腐是這樣、新聞播報不抗議是這樣、水果外銷被騙是這樣
中國觀光客也是這樣
現在常常做出非理性的讓步行為
不盯緊的話,發條立刻就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