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雷火豐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7
引用:
作者proton63
感謝你的補充,

定義 三聚氰胺 的 TDI 沒有問題,

問題是這個數據是用來作風險控管用,意指萬一吃了影響大不大。

現在好像是被當成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用。


在市面上的食品,不管管制的物質是什麼,其實抽檢頻率很低
管制物質的含量跳動常常是10倍以上
(各位想想你家附近的菜市場,麵包店,多久有人來抽驗一次?)

市面上發現含有新的毒性物質,而且無法圍堵時,
需要市場全面抽驗
這時候需要大量快速篩選市面上產品

目的是把最毒的部份篩選出來,避免重大中毒事件
至於篩選的標準,就是大家看到的2.5ppm(TDI)


按照"風險管理"的想法,如果有個快速又便宜的檢驗試劑或儀器,
就算只能測到25ppm
可以兩天內將市面上還沒吃進肚子的產品全部篩一遍
把含有數百數千ppm的食品全部抽出市場
那麼標準暫定25ppm又何妨?

先把最毒的食品,用最快速度,從市場上找出來,
再加嚴規範,把較不毒的剔除
是不是比較好的風險管理策略?

緊急時期,標準隨時間變化才是合理
另外,當標準加嚴時,就是前一波篩選控制達到效果的時候
舊 2008-10-03, 05:41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雷火豐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