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ug
嘉義住了30年,我也覺得嘉義風華不再.
舊遠東當時還有一間電影院,當時金宮跟銀宮兩廳.當時還有數一數二的透明景觀電梯.
垂楊路跟力行路那一棟,沒記錯應該叫義美戲院.當時有放台飲料販賣機.投幣後先下杯子,再放冰塊,最後才放可樂.以前蔡同榮選立委都選哪理當競選總部.
民族路那一棟叫金財神.嘉義縣政府財產.從921後就一直放在哪裡.嘉義的兩大一輪電影院也變成嘉年華獨大.
世賢路上一棟鋼骨大樓,被掛上匯智龍城的帆布.從我小時候就荒廢在哪裡.突然間被掛上匯智龍城的帆布.
2000年到左營服兵役.退伍後每次到高雄都有讓我覺得不一樣的地方.覺得高雄有在進步.
反觀嘉義呢?多了一條公車專用道,多了幾座小公園.之外真的覺得不到嘉義在進步.
|
可能是我從小到大住台北的關係
我的觀點和你不太一樣
目前我雖然主要都待在嘉義
但是卻有很多機會去台北
而且我老家也在台北天母地段
不過其實要我挑台北市和嘉義市的話(如果工作因素或是家庭因素許可的話)
我會選擇嘉義市
對我來說我喜歡一個城市
並不是因為它有所謂的進步感
對我來說一個城市每年都有什麼新設施、建物、或者是什麼公共建設
那樣的進步只是表面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嘉義市就很進步
住了將近四五年的時間我也大概了解嘉義市的建設相當緩慢
相關設施有時候是很不合理的(例如公車專用道,嘉義的交通流量還不需要用到公車專用道)
可是相對的
卻有一種其他大城市沒有的閒適
嘉義市的街道雖然沒有什麼景觀設計
但是如果有機會騎著車走那種比較老舊的街道
說真的那種感覺真的很悠閒
而且嘉義的人情味很重(不過大概只要出了大台北地區,人情味都很重

)
也許街道亂了點,小吃店、商店或百貨公司也看起來不時髦
可是如果你多和那些當地人聊天或者和老闆哈拉
就算我這種台語講不太好的人
都可以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可能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樣的感覺
就是所謂的落後
不過有的時候回到台北
一下了火車或是高鐵,不自覺開始像過去步伐快速的我
你知道嗎?我第一個感覺就是懷念嘉義了
雖然我家在首善地區的天母(也許有人會說天母有啥了不起,不過我真的要說,天母如果不還不算是首善地區,那大概台北也沒有什麼住宅區可以拿來當標竿了)
可是多年來的變化(就是所謂的進步)
只讓我覺得天母越來越吵雜
各式各樣的流行新玩意
只是讓我覺得天母以後是不是又變成了一個新東區?
如果步伐快速的台北
或是每次回去我都要習慣一下奇異新公共建設的風格
那種叫進步
我寧可不要那種進步